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品读梁家河领悟大学问

——读《梁家河》有感

作者:田光辉 贾丽莎  2018-07-25

  近期,细细品读了《梁家河》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两本书之后,书中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鲜活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对乡亲们饱含的“黄土情”让我万分感动。当我亲身来到梁家河参观学习时,看到梁家河的巨大变迁,让我体会到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所讲到的“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通过认真品读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我真切地感悟到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总书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且是总书记思想观念的转变期,理想信念的坚定期,知识技能的储备期,道德品质的养成期,三观理念的形成期,性格特点的凸显期。也就在这个时期,总书记用自己的言行,形成了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高贵品质,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期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首都北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踏上陕北高原这块孕育着神奇的土地,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沟——梁家河插队,一呆就是7年,从开始的不习惯到被陕北的黄土地所接受,再到被梁家河的乡亲认可和拥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陕北高原的广袤大地,献给了梁家河的梁峁沟坎。


  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十几岁的青年习近平初到梁家河看到“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窑洞在山腰,脚下是沟壑;生产生存环境极为艰难”的景象,让这个离开北京来到极度贫困落后、且人地生疏的农村的后生,产生震撼必然是刻骨铭心的。不适应在所难免,他对自己初到梁家河的生活进行了反思,也让他找到了一个克服困难的法宝——那就是团结。习总书记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不依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是团结,让习近平学会主动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是团结,让习近平扎根人民、心系群众。从开始的格格不入怕人家上炕,到请他们跟自己一起睡觉,他开始融入黄土地,渐渐地像一粒种子一样,在梁家河这块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与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普通知青,到乡亲们眼里能吃苦、好读书的“好后生”,再到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大队支书。


  二、理想信念的坚定期


  陕北——这个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广袤贫瘠、沟壑纵横、梁峁交错,使人震撼的土地。同时,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聚合区,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革命的圣地,厚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情怀,优良的革命传统,就像沉积的黄土高原一样,深沉、沧桑、豪放、宽广,伴随着陕北的信天游在代代传唱。


  是什么支撑着青年习近平在黄土地扎根七年、奉献七年?通读这两本书使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管条件多艰苦,理想信念绝对不能丢。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播下了他坚定信仰的火种。在许多人处于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他凭着革命家庭对党朴素的感情和热爱,横下心来坚持下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扎根农村,扎根农村一辈子。”把梁家河作为实现革命理想的实践地。因为他相信“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正是与黄土高原的乡亲们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七年,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他志存高远,但决不好高骛远,既“仰望天空”更“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扎根农村,忠于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改变梁家河贫穷落后的面貌。习总书记用这段经风雨、见世面、斗急流、战险滩,为梁家河百姓谋幸福、谋发展宝贵经历,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有远大理想、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品格优秀的共产党人,也让他从这时候起,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三、知识技能的储备期


  在这样有着深厚积淀的土地,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沟里,习近平带了整整一箱子书,到梁家河插队了。“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人对他的又一评价。习近平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是他的学习观。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也从别人那借书看、找书看,也为此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在窑洞里的时候,习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上面,趴在磨盘上写。他涉猎广泛,从古典名着到现代经济、从国内文学到国外名着,他真的把读书当做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正是丰厚的阅读量,让习总书记有了丰富的理论累积。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习近平一边刻苦学习,一边与向乡亲们学习农业生产,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不断改造自我,从村里的各种活计,到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他都干得很娴熟,不管多苦多累的活,都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正是他把自己融入黄土地,才学到了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将广袤的陕北高原当做人生的大课堂,他一面孜孜不倦地学习,一面艰苦的劳动和生活,通过书本“充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这七年是他读书养志、志存高远的七年,也是他触摸乡土、感悟农村、农民、农业的七年,更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七年。


  四、道德品质的养成期


  习总书记与梁家河的山山水水、与这里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情缘,他时刻牵挂着这里的乡亲,因为他最了解群众的疾苦。当他再次见到梁家河的老朋友时,一声声小名叫出的是他对群众的真切深情,梁家河的群众有困难,他嘘寒问暖,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帮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之人,必有余幸。”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有多高,就能决定他能够走多远。


  青年习近平在赵家河大队社教吃“派饭”时,他悄悄压下“这碗面的几倍价值”的1斤2两粮票和3毛钱,对老百姓的利益“丝毫不沾”。文安驿公社集市上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讨吃老汉,他慷慨解囊,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和粮票,脱下自己穿的外衣送给那位老汉。担任梁家河村支书后,对表现不积极的社员甚至“管制分子”,从不吹胡子瞪眼,老百姓都说“近平这娃心眼儿好”。对于智障“半憨憨”的灵娃,他不仅不嫌弃,还与他交朋友。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本来就贫困的吕侯生已债台高筑,实在没办法,给习近平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不到半个月,习近平给他寄来500块路费,请他到福州治病。治疗期间,习近平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榻前来一趟,他说:“侯生,给你治病,都是我自己花钱,花多少我都愿意”。就像一同插队的知青对他的评价“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正是七年插队艰难困苦的经历,为习总书记担当历史大任,回答好、解决好“当代中国之问”,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五、三观理念的形成期


  在梁家河,年轻的习近平没有被艰苦的环境所吓倒,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可塑性最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为重要的阶段,他以大无畏的革命豪情,带领乡亲们打井、整地,办铁业社、缝纫部,坚持不懈地排民忧、解民困。在梁家河的七年也是“苦”日子伴随他的七年,但他不仅没有放弃拼搏,而是用乐观向上的心态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把困难当成磨炼自身意志的一个生动实践,正如书中所写:“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正因为如此,七年艰苦历练,习近平成了“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成为梁家河的真正一员,成长为有定力、有抱负的党支部书记。那时的习近平,已经展现出高远的志向、宏大的抱负、独特的人生设计,形成了成熟而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习总书记的“三观”形成来源于对黄土地的用情深、用心专,来源于黄土高原的父老乡亲情真意切的包容和接纳。习总书记曾说:“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身心与意志、信念与品格、知识与能力的多重磨砺中,更让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梁家河的七年,是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源头所在,也是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更是他心系群众真挚为民情怀的永恒初心。


  六、性格特点的凸显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总书记遇到困难,从不退却,在梁家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敢于担当,战天斗地,扑下身子解决一切难题。带领村民修厕所、打水坝、通沼气、办铁业社、建磨坊、开扫盲班,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建沼气,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又是学习“取经”,又是实地考察,始终奔波忙碌。在他的努力下,难题被一个一个的破解,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这都是他勇于担当、追求实干的最生动的写照,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


  梁家河的七年,培养了总书记的自信心。从总书记15岁来到黄土地时的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可以看出,梁家河这片土地,让习总书记凭着一股气,一种信念,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实践经历,在艰苦生活锻炼的下,让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既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是习总书记的初心所在。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回想起自己曾立下的誓言:“我的人走了,但我把信留在了这里。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要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我一遍遍的读,一遍遍的想,一遍遍的悟,再加上我实地走进梁家河的知青窑洞,走进梁家河的知青堤坝,走进梁家河的沟沟峁峁。我又一次真切地感悟到梁家河如何是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脱胎换骨走向成熟的地方,一个让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地方,一个让人学会生存技能的地方,一个让人养成良好品德、形成正确三观的地方,一个让人充满智慧、拥有宏伟目标、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地方,一个能够产生伟大思想、培养出伟大领袖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初心永驻的地方。


  神奇梁家河真乃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读后感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