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东莞用电负荷创十次新高“强配网”完成供电“最后一公里”

作者:文/史晓然  2017-09-12

  今年夏季以来,东莞用电负荷已经创下十次新高。数据显示,东莞用电最高负荷已达1496万千瓦,增长10%。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保障广大市民的用电充足成为一场“攻坚战”。为此,广东省东莞供电局将“优主网,强配网”作为近期电网建设的主旋律。如何解决东莞供电问题的“最后一公里”,配网建设成为重头戏。


  配网计划投资额约30亿元


  入夏以来,东莞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用电负荷已经创下十次新高,其中大朗、黄江、虎门、长安等镇街的用电负荷量位于全市前列。一方面,用电负荷创新高代表了东莞经济增速在加快,侧面反映出东莞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另一方面,在一些社区,由于小型加工坊和大型出租屋的增加,在没有提前报装的情况下,导致东莞部分区域出现停电的现象。


  广东东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莞的主网建设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相比而言配网还较为薄弱,发展亟待加强。要想把主网的电能优质、顺畅地输送给千千万万的客户使用,就必须依靠四通八达、坚强智能的配网,而这些配网,就是电力连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2017年,配网计划完成投资额约为30亿元,比去年增加62%;截至今年8月,已建成451个项目,下半年还将计划投运607项配网工程。同时东莞供电局还紧急立项建设一批解决重过载项目,11个重过载项目投资约4500万元。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在表明,“强配网”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头戏。数据显示,今年已经建成的配网项目新增配电容量16 .98万千伏安,线路223.48千米;下半年计划新增配电容量2 2 .4 7万 千 伏 安 ,线 路810 .52千米,预估将落地993个配网自动化项目。


  简化报装流程深入社区“做工作”


  该如何更快更完善地进行配网建设呢?东莞市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要加大对配网网架结构的改善,提升配网的关键指标,增强配网的可转供电率和覆盖率。第二,加强配网的自动化建设。


  据了解,2016年,东莞供电局配网计划完成投资额184597万元,共有超过1000个工程项目。相比往年,无论是投资额还是项目数量,都有大幅增长。为确保项目能按时保质实施,东莞供电局建立绿色通道,缩减报装流程,全力推动工程项目的进度。据统计,今年1月-7月,中压新装、增容已经安装了1425户,电容量达180 .23万千伏安,同比增长22 .74%。而低压报装达到129098户,电容量达到153 .33万千伏安,同比增长95.43%。


  在配网建设的过程中,东莞供电局的作业人员还是会面临村民不理解的难点,万江谷涌村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要彻底医治病根,唯有对该区的配网进行升级改造。”城区供电分局配电部主任翟照辉说,“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通过居民房屋的外墙打街码是最安全快捷的方式,能够让村民最快用好电。”


  但是供电部门几次发出线路整改告知,进展依然不顺。村民的用电呼声虽高,但个别村民担心街码会影响其房屋的外观,还有的对低压线路的更换存在误解。因此,供电部门联系了村委会,与村委共同出面,多次上门走访释疑,最终顺利完成了改造。


  万江谷涌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街码布线整齐有序、美观大方,不再有跳闸停电现象,用电电压也稳定了,村民人人赞不绝口,村经济同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个多赢的结果。7月20日,东莞城区供电分局完成了万江谷涌新基站配电房的线路改造,对旧线路进行了更换,并新增两回路低压出线,彻底解决谷涌村1000多用户低压线路过载问题。


  网格化规划提高可操作性


  近十年来,东莞经济飞速发展,由于各区域发展的时序不同,导致电力负荷发展不均衡,有序地规划建设才能保证配电网的有序开展。


  在东莞清溪镇,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且复杂的配电网,重过载问题难以彻底根除,可转供电率、自动化覆盖率等关键指标偏低,配电网风险较多,运行压力较大。如何更好地做规划,从源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东莞供电局清溪分局积极探索,试点推行网格化规划管理这一新模式。


  该供电分局计划建设部副主任李官平介绍,网格化规划管理是在借鉴政府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对清溪配电网实施地理上、电气上的“大而化小,小而治之”的管理。通过网格化规划管理,将复杂的配电网划分成一个个简单的供电网格,且自成一个独立的供电系统,使用户有序地按规划接入配电网,极大提升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实现规划落地。从供电安全可靠上看,网格化规划管理还可以有效地提升配网典型接线率、自动化覆盖率、可转供电率等指标。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标签:东莞,用电负荷,创新高,强配网,供电,最后一公里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