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昆明供电局为何能走出两位“南网工匠”?(图文)

  2017-08-01

W020170801213162284746.jpg

  昆明供电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员工各尽其才。 郭俊羽 摄


  今年4月,在公司首届“南网工匠”的评选活动中,有两名获奖者来自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


  “南网工匠”的成长正是昆明供电局在这场西部人才突围路上的一个缩影。面对较薄弱的人才队伍基础,凭借着起步早、建机制、开通道、除障碍、重流动、严考核、激活力、增后劲,昆明供电局趟出了一条人才突围与匹配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不断实现人才的精心培养、精细管理、精准开发。


  在“南网工匠”颁奖礼当天,云南电网公司董事、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昆明供电局局长汤寿泉接到不少电话,除了祝贺,还有来取经的,其中不乏东部兄弟单位。


  昆明供电局在此次“南网工匠”评选中表现亮眼,全局上下都很受鼓舞,觉得很提气,也更加充满信心。他们为超越自我而付出的努力获得了肯定,个人的价值通过全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也得到了实现。


  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人才是关键,既要不拘一格,又要各尽其才。昆明供电局的做法就是让人才资源充分流动起来,让“人人可成才”,实现岗位和个人价值最大化,为新一轮改革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用汤寿泉的话来说,是“人才能量”得到了释放。


  全局战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昆明供电局集全局之力,作为全局战略,系统性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起步早、有思路、有方案、有保障。


  我国东西部的人才资源差距较为明显。昆明供电局也清楚地看到了自身人才队伍现状,基础薄弱、培训资源不足、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仅看昆明供电局全日制本科生只占40%,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全日制本科生占比更少,只有18.6%的这组数据,可见昆明供电局人才队伍现状的严峻。


  “我们认清现状、痛定思痛,必须比别人早起步、多尝试,即使取得成绩也要持续努力。”汤寿泉说,要从看到员工的长处、用好员工的长处开始,人尽其才,“一个技术专家在本职岗位可能比管理岗位要发挥更大作用。”


  和“南网工匠”一样,昆明供电局全局员工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执行力强,这是他们明显的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起,昆明供电局就用学术带头人的形式进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十年前,昆明供电局在全网率先开展岗位通道建设探索,选拔培养了一批作业师和高级作业师。这次获评“南网工匠”的代正元、李辉正是当年选拔培养起来的,而且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一路走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成才,尊重知识和人才氛围逐步形成,共识不断加深,昆明供电局人才队伍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介绍,该局目前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云岭首席技师4人,专家共144人。


  努力不停,而变化总是快速发生,昆明供电局不得不时刻打起精神。当前,社会上售电公司等相关产业链企业密集出现和电网公司的人才战已经出现,昆明供电局不得不重视可能出现的人才流失。为此,该局通过绩效激励、各单位一把手抓人才管理和关心人才、每月评优进行局长嘉奖等方式建设和谐稳定的职工队伍。目前,该局高素质人才队伍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随着公司迎来新一轮发展,“两精两优、国际一流”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昆明供电局也有了新的思考。去年,该局编制了《昆明供电局人才发展工程工作方案(2016—2020)》,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人才发展的“123N6”(一个总目标、两个实施阶段、建好三支队伍、N项工作措施、六项保障机制)整体思路,同时印发了多个配套文件,明确建立人才共享中心、实施员工能力提升工程等,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汤寿泉介绍,根据规划,昆明供电局“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好三支队伍,即经营管理后备人才队伍、技术专家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总的来说,就是要人尽其用、激发活力,要让企业发展有动力,也要有后劲。


  流动盛宴


  消除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院内院外的围墙。昆明供电局让人才资源在各自合适的通道里充分流动起来,迸发热情、释放能量、推动发展。


  “以前,很多时候要做事找不到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又找不到合适的平台。”昆明供电局人资部科长马德收作了一个形象比喻,“人才队伍呈现一个橄榄球形状”。那时,昆明供电局各部门内不分科室,副科级干部较少,正科级干部占比很大,而且整体年纪偏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为此,昆明供电局党委深入研究并和东部兄弟单位对标,决定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和岗位编制,同时本着严格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最终78名优秀的年轻干部走向中层管理岗位,有机会、有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一变化对全局干部员工精神面貌改变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工作室则凝聚着一批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平台作用越来越明显。昆明供电局目前有11个各类工作室,形成凝聚人才合力的阵地,成为技术技能攻关和创新、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发展平台,带动、培养、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昆明供电局试验研究所设备检测一级技能专家董伟正是“南网工匠”代正元的徒弟,他2003年参加工作起就跟着代正元,后来在代正元工作室一路学习成长,2016年获评云岭首席技师并成立了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董伟说,代正元实事求是、“一条道走到底”“做好本职就是最大绝活”的工作态度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董伟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业绩,他给自己设置的长远目标是工作室的专利数量超过一百。


  在整体谋划和机制推动下,昆明供电局给各单位充分的自主权,鼓励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


  昆明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探索试点“集中培训+正确引导+自主选择”的模式,该所所长孔令介绍,通过和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电力企业对标,发现“我们新员工基础培训结束后分到专业岗位,根据规定一年内不能接触设备,这可能错过了黄金成长期。”


  现在,该所新员工通过基础培训后,分批到昆明供电局小庄培训基地进行长达半年的实操培训,打破专业隔阂,让员工对自己和专业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员工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专业岗位,通过相关考核即可,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热情,实现更大的岗位和人生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也可以提出调整自己专业岗位的要求,符合要求就可以转岗。该所员工李元,之前从事变电运行,已经是一个巡维中心的副站长,但其主动提出到变电检修专业工作,尽管岗级会降低5级,但李元说,通过实际工作和培训,发现自己更喜欢检修这门手艺,更喜欢实际动手带来的成就感。而且,李元确实在变电检修上素质过硬,2016年时就获得了昆明市变电检修技能比赛第一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而恰恰所里又有这样的机制,我感觉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李元这样说。


  此外,昆明五华供电局等单位还实施了“班组长接班人计划”,选拔出一批优秀员工进行高标准培训;输电管理所实施辅导员制的“青年骨干培训计划”,并且在人才建设上坚持“有进有出,正向引导”的原则,近年已向昆明供电局重要岗位输出人才6人。


  全力应考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昆明供电局深知人才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大环境、小环境持续变化,人才如何匹配支持新的发展是个永恒话题。


  当前,南方电网公司正切实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正值深化改革“窗口期”,“两精两优、国际一流”发展战略催人奋进。昆明市正值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升级期,发展潜力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昆明电力生产消费呈现出供需减速换挡、结构不断调整的新特征。


  创新培训方式、严格制度执行和考核、进一步丰富人才激励措施等,每门功课都不能落下,必须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在这场赶考中胜出。


  昆明供电局服务区域面积有7个广州市这么大,从市中心开车到最远的供电所需要7个小时,路途上花费的大量时间比真正作业时间要多,挤掉了接受培训的时间。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为此,该局加大对实训场所的投入和建设,力争实现一县一场、一所一点。


  在昆明供电局各基层单位采访时常常会听到小庄培训基地这个名字。云南省第三供用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常务副站长兼培训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杨峥介绍,该基地由退役的变电站经过多年改造建设而成,这里成为昆明供电局培训的“黄埔军校”,是新员工必须经历成长的地方,也是老员工回炉再造的地方,不再是枯燥的,而是更有乐趣、更实用。记者在该培训基地了解到,典型一次设备是定制的半解剖式设备,内部构造清晰可见;课程设置除了规定部分,可以根据各单位需求定制;“互联网+”等新型培训技术广泛应用,在整个云南电网公司具有示范意义。


  马德收介绍,为实施好“123N6”人才工程,昆明供电局还出台了《进一步发挥技术技能人才作用的实施意见》和《昆明供电局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等配套政策,将精益管理理念植入人才培养。对技术技能人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严格考核,以便发挥最大价值。如明确了技术技能人才投身一线和用于技术创新、科研的时间等要素,对任期考核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促进工作室成员成长的主要措施。


  有约束,也要有激励,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干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据介绍,该局不断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放权,绩效工资由绩效考核结果决定,充分发挥好直线经理的主体作用和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调动积极性,激励员工大胆创新。


  去年,昆明供电局综合供电可靠率、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综合线损等指标明显优于2015年同期,这背后人才队伍建设、全体员工激发内生动力,释放的人才能量不可估量。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南网工匠”有着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神,昆明供电局人才队伍也走在不断迈向卓越的路上。


  南网报记者 孙维锋 通讯员 曹春霞


  ■经验


  探秘小庄


  ——昆明供电局员工培训基地创新探索


  云南电网公司小庄技能培训基地是昆明供电局第一个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突出技能实操的一线员工技能培训基地,因为前身是35千伏小庄变电站,所以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它小庄。


  小庄变电站始建于1958年,2009年11月光荣退运。经过三期8年的改造建设工程,小庄旧貌换新颜。如今,小庄已成功蜕变为以变配电运检专业为主的技能型培训基地。


  变配电设备实物展示场是小庄基地里最受学员好评的地方,展示场上陈列的都是经过半解剖和改造处理的典型一次设备。“像医学院的学生,要解剖才能了解构造,我们也将设备解剖了,这样大家来培训的时候就能一目了然,更清楚动作原理,学员熟悉后也能降低作业时的安全风险。”云南省第三供用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常务副站长兼培训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杨峥介绍,小庄率先将半解剖,可拆卸型设备运用到实操培训中,不仅创新了设备培训的新模式,也标志着昆明供电局在加大实操培训资源建设方面的重要尝试与突破,这个项目还获得了云南电网公司的技改贡献二等奖。


  在硬件改造上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尽量做到效益最大化。“我们的初衷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想着把死的设备拿来,把设备做活。”在软件建设上,小庄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着“互联网+培训基地”的建设新模式。“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培训基地建设中的应用,利用二维码、仿真技术、增强现实等革新技术,将实操课程与培训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场景化培训。”无论学员在哪里,都可以直接进入全仿真的小庄基地,查找设备信息,自主学习课程和咨询专家,提高培训实效,即时解决实际问题,扩大培训基地的利用率。


  在小庄基地的实操培训中,小庄的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学习,拓宽着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组织开展培训鉴定夯实自己。“在配电线路工的职业技能鉴定中,我们之前对线路工作一窍不通,现在至少了解线路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配电网为什么那么复杂,配电设备有哪些,金具导线有哪些,如何登杆,如何做安全防护,实操项目有哪些,如何配置培训所需的材料和工器具。这使我们今后在培训中能更好地为一线员工做好安全防护,配置培训资源,也有利于我们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管控能力。”


  小庄基地建成初期,2010年至2011年间就举办了实操技能类培训班38期1456人次,通过后续不断的改造完善,逐渐扩展培训功能,拓展实操项目,小庄基地使用率明显增加,仅2015年至2016年10月份,小庄基地就举办了职业技能鉴定14期,岗位胜任能力评价6期。


  (曹春霞)


  ■链接


  ●昆明供电局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云岭首席技师4人,专家144人,其中南网高级技能专家1人、省公司技能专家65人、省公司技术专家28人、昆明供电局后备专家50人。


  ●2016年昆明供电局培训员工3.86万人次,举办局级培训162期,共18749人次;基层级和班组级培训18163人次。把日常的、必须的、班组的教育培训抓实落地,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昆明供电局现有11个工作室,其中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云岭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南网创新工作室、1个技师工作站。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昆明供电,南网工匠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