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力投资

电力投资

甘肃电力: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改造任务

作者:杨青 王琦  2018-11-09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全省86个县(区)中有75个是贫困县(区),有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58个,其中还有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3个及属于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一区一州”的17个深度贫困县。2018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0万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施策。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为当地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肩负实施“精准”帮扶的两副重担。一方面,要配合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部署,承担定点帮扶任务;另一方面,要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完成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一区一州”深度贫困县的电网改造任务。


  第一书记,要做精准帮扶的支点


  地处陇南山区的西和县是国网甘肃电力对口扶贫的一个缩影。


  刚刚立秋,山色依然苍翠欲滴。高大的核桃树挂满绿油油的果实,一排排志得意满地站在路边;新采的花椒红得发紫,聚集在一块块沿着平缓山坡铺开的塑料膜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山路蜿蜒窄峭,每一次仿佛行到了尽头,眼看就要冲出山崖,突然峰回路转,一个惊险急弯,又展开一片新景象。渐渐地,山谷里的村庄依稀可见。


  顺着绵延田埂间的“富民产业路”进入李坪村,就到了国网甘肃电力帮扶工作队驻扎的农家小院。


  李坪村位于西和县大桥镇,是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8月,帮扶工作队第一次来到这里,开启了国网甘肃电力三年脱贫攻坚、决胜建成小康的新战场。


  根据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2018年国网甘肃电力的定点帮扶任务涉及119个贫困村,其中建档立卡户3569户、1.49万人。在81个村选派驻村干部154人,在54个村担任队长兼第一书记。西和县大桥镇的5个村,是国网甘肃电力的省级定点帮扶村,5名第一书记在李坪村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


  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在村里可不是虚职,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大小事情都要操心,肩上的担子不轻。


  “我们的第一书记,要做好精准帮扶的支点。”国网甘肃电力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花明池基层扶贫工作经验丰富,是常驻工作队的“临时工”,经常和第一书记们一起走村串户,“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到户,真正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驻村工作队有本“红宝书”——《定点帮扶西和县大桥镇五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杂志大小,足足有一寸厚。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采取的帮扶措施、收入变化情况等都有详细的记录。这是第一书记们走遍村里角角落落,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批驻村的王永攀将之称为“扶贫病历”,“贫困户的病根在哪?痛点在哪?症状如何?怎么根治?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后面还要持续滚动修编。我们的心愿就是这本册子能越来越薄,最后一页都不剩。”


  摘穷帽,去穷根。第一书记们对症下药,花了大功夫,下了大力气。


  “要想脱贫,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帮扶工作队一到位就开始帮助村党支部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扶贫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组织党员亮明身份,做好扶贫路上的带头人。班子组建起来之后,村党支部便开始着手解决制约发展的第一道难题——修路。


  为此,工作队负责人赵宣安就带着第一书记马国栋、王永攀到大桥镇走遍了5个定点帮扶村察看地形。这里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十分分散。出进的交通只靠一条窄窄的土路。山外的东西运不进来,自产的山货也销不出去。“要想富,先修路”,村党支部班子挨家挨户走访宣讲,并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专门进行商议,党员干部全部出动,做好占地修路村民的思想工作,共同勘察规划线路。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国网甘肃电力投资修建的10条全长21.82公里的“富民产业路”,在今年5月全部开通了。 路开通的那天,大桥镇镇长杨峰十分高兴地说:“富民产业路建成后,将会盘活我们青岗岭千亩示范园花椒基地的四五百亩土地,促进和稳定群众花椒的收益,对我们的产业发展、稳定脱贫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拓宽村民的脱贫渠道,实现村民长期稳定收入,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每位第一书记工作的重点。8月上旬,韩河村第一书记张志强自掏腰包到河北、陕西等地学习考察找项目,反复调研对比,认为肠衣制作项目简单,技术难度低,便于村民掌握,而且实行计件管理,制作方式和时间灵活,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稳定增收,尤其适合陪读家长、异地搬迁农户和闲余人员长期务工。“预计正常生产后,陪读家长月增收在1000元以上,专业务工人员月增收在3000元左右。”张志强去厂家实地了解,并进行了测算。


  看好了项目,张志强回来就和县里、镇里沟通,和村党支部反复讨论。现在,扶贫车间场地已经选定,就等着标准改造后投入生产了。


  花椒种植是大桥镇的特色产业,7月正是大桥镇花椒的成熟期,可今年偏偏遇上连续强降雨,辛苦了一年种植的花椒一旦无法及时晾晒就会变黑发霉,这让村民们心急如焚。


  和村民同样焦虑的王家村第一书记雷俊偶然看到,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购置了烘干机来烘干花椒,但一打听,这种机器的市场价格在三四千元,绝大部分村民都买不起,而且烘干时间长、烘干不均匀,花椒品相不好价格自然上不去。特别是今年雨水多,花椒烘干机的需求更大。技术员出身的雷俊认真研究了这种烘干机,感觉并不复杂,“何不发挥发挥电力系统的技术优势,为村民研发一款更实用、更高效的花椒烘干机呢?”


  说干就干,雷俊找到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求援。听说是扶贫需要,而且是要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技术人员带着各种元器件上门来搞创新,花了整整3天时间,改良制作了3台花椒烘干机。新烘干机整体造价低了,烘干时间却节省了20%,花椒品相更好了,花椒售价也提高了。随后,又有12台新型花椒烘干机及时运到大桥镇,免费用上烘干机的村民拍手叫好:“还是咱们工作队自制的烘干机适应水土啊。”


  第一书记们对工作付出的真心真情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70岁的赵秀英老人记得帮扶工作队的每一位队员,每次见到李坪村第一书记马国栋,都要拉着手说长道短,马国栋工作之余总去老人家里探望帮忙,两人宛若一对母子。


  工作队的工作不仅感动了村民,也带动了村里的党员干部。针对帮扶村支柱产业不大、不强和集体经济基本为“零”的实际情况,第一书记们和各村党支部一起谋思路、想办法,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贫困户为圆心,以党支部为半径,致力于把党支部打造成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把党员锤炼成村民奔小康的“贴心人”。


  “人家都是外乡人,实心实意为我们好,帮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自己更要努力才对得起人家付出的心血。”本来因工作难度太大而打算辞职的李坪村支部书记李润主动关掉自己的汽车修理厂,挑起村里农业合作社的担子,和村里的党员一起带动贫困户“抱团”脱贫致富。


  电网升级,要做脱贫攻坚的动力


  九曲黄河,一路奔腾而来,进入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在这里与大夏河、洮河、湟水相继交汇,留下了“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龙门,入沧海”的千古神话传说。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这片土地“河湟雄镇”“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的美誉。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2%,境内的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东乡族聚居区。自治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灾害较多。8个县(市)全是国列省扶贫困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确定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并指出这些地区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农村电网是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设施,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临夏电网是甘肃电网中网架最为薄弱、发展最不充分的焦点所在,网架建设、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早在“十二五”期间,国网甘肃电力共投资10.5亿元用于临夏电网改造升级,解决了临夏州46个中心村12964户群众用电质量不高、供电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2013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夏东乡县布愣沟访贫问苦。村民马麦志至今还记得,总书记当年坐在他家炕头上嘘寒问暖,了解他生活中的困难。如今的马麦志已经搬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农村。


  在马麦志的新家,水泥地院子里一台洗衣机嗡嗡作响,洗衣机上伸出一条橡皮管子连接到院子中央的自来水龙头上,水管子靠着一块石壁,上面写着“致富感恩共产党”。这是从低矮土坯房搬进宽敞明亮新居的马麦志一家的心声,也是日子越过越好的全体东乡人的心声。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对临夏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网甘肃电力发展策划部发展规划与大规划管理专责李万伟介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公司经营区“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专项规划》,并审定了国网甘肃电力制定的《甘肃省“一州一区”脱贫攻坚电网专项规划》,规划2018?2020年临夏州配农网规划投资11亿元,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确保到2020年临夏电网主要供电指标接近或达到甘肃农网平均水平。“脱贫攻坚这3年对临夏电网的投入,比整个‘十二五’期间的投资总额还高。”


  为了确保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高质量如期完工,并在完工后高质量地实现运维管理,国网甘肃电力出台《临夏州电网改造管理升级三年攻坚帮扶工作方案》对临夏开展电网建设和人才帮扶,不仅要扶建,并选定兰州、白银、金昌、武威、张掖等5家供电公司实施“一对一”帮扶临夏州积石山、康乐、和政、临夏、广河5个县的配农网工程,在对当地电网进行硬件改造升级的同时,提升当地企业的管理和制度执行能力。


  “如此大的投入和帮助,为的就是提高临夏的电网供电能力,满足群众脱贫致富用电需求,助推临夏州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国网甘肃电力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多贤如此介绍。


  在广河县城郊的公路旁,张掖供电公司脱贫攻坚帮扶项目部设在一处废弃的厂房内,尽管环境老旧、条件简陋,但张掖供电公司项目总工候召虎却很满意;“这里面积够大,我们的设备器材都能放得下。”大院和厂房里,变压器、绝缘子、导线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


  候召虎和施工项目负责人宋天才从规划之初就开始参与。他们用三个月时间走过了广河县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处沟沟坎坎,看过现有线路的每一个台区、每一根电杆。哪里需要增加变压器,哪里能够转运物资,哪里路窄坡陡施工安全要加强??两人都烂熟于心,就像当地的活地图。


  “广河山大沟深,路窄坡陡,同一个村子,线路落差就有两三百米。我们现在最发愁的就是找一处平整的物资转运点,车能进出,还能堆放长电杆。”宋天才最近天天在山上跑,发现理想的地点,就赶紧拿出手机定位做标记,并把位置共享到项目部的微信群里。“要加快速度了,这里冬季时间长,我们要抓紧秋收后和土地结冻前的建设黄金期,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在刚刚结束电网改造的东乡县龙泉乡马场村,龙泉乡供电所所长马占明一边帮着帮施工人员忙着做扫尾工作,一边耐心地用东乡语解答周围村民的各种问题。


  村民马哈三尼喜不自禁,电能质量更高了,在脱贫路上,他要干更多的事,要买抽水机、铡草机,在院里打一眼井,扩大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养羊的规模。


  “户均变电容量达到2千伏安,完全能够满足村民的动力用电需求。我们的发展后劲还在后面呢!不光要脱贫,我们还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一起过上富裕的生活。”电力帮扶扶到了点子上,马占明对未来充满希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标签:甘肃电力,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改造任务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