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实录

访谈实录

把科学知识讲给大众,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作者:本报记者 赵晓宇  2023-09-22

9月17~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协已连续19年成功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这项活动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普活动之一。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致力于电力科普2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黄其励。

  把科学知识讲给大众,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黄其励致力于电力科普工作20余年,带领团队编写《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发展规划(2017-2020-2025)》,牵头组织了“电力之光”等电力科普日活动,面向青少年、社区居民等公众开展电力科普,还组织创作了多部科普作品。对于“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他有着深切体会。近日,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科普工作?您认为向公众进行科普有何意义?

  黄其励:我从1999年起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也是自那时开始参与科普工作。我有句口头禅,“谁爱祖国,谁搞科技创新;谁爱人民,谁搞科学普及”。

  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国家就越强大。但科技创新就像登高山,不是所有人都能登到顶峰。而科普面对的是不同年龄层面、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就像面对广阔大地。做好科普,可以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让祖国科技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我总结为:搞科技创新,面对的是高山,使国家更加伟大和富强;搞科普,面对的是大地,使人民更加智慧和幸福。

  科普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内容,对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水平有重要意义。个人的知识储备无法覆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即使一个领域的专家,在其他领域也会有短板。所以,各行各业的公众都需要科普,科普意义重大。

  记者:做科普的过程中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经历?

  黄其励:我组织、参与的科普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的中小学。我们希望通过补齐科普教育短板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地方的青少年。

  相较于教学,我更喜欢以交流的方式做科普。今年5月,我参加了2023年“电力之光”科普下乡暨乡村振兴活动,去了贵州省遵义市娄山关红军小学。讲座开始前,我以提问的方式和同学们互动,问到“没电了怎么办”,有一位小男孩回答可以风力发电。我奖励他一枚提前准备好的书签,也从他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电力科普内容。这种互动交流比一板一眼地讲解书本上的概念更能让他们接受,也能取得更好的科普效果。

  每一场科普活动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经历。在分享交流环节,孩子们给我讲述红军的故事,一个多小时的科普课堂,没有一个人走动或早退。科学知识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而未来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

  记者:如何做电力科普,才能让更多受众更加关注、了解电力科学知识?

  黄其励:第一要有顶层设计。家家户户都用电,可以说所有人都是电力科普的受众。电力科普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到哪儿做……这些问题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设计,电力科普才能真正推广下去。

  第二要有一支队伍。能源电力领域的从业者带头去推进,也要有其他人自发、自愿来做电力科普。不论能源电力领域还是其他专业领域,都应该是全民科普、全民受益。全民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第三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前大家在机场、高铁站等车时习惯看报纸、看书,而现在更多人会选择手机阅读等碎片化的方式。科普也可以借鉴这些方式,让知识普及不只靠长篇的理论文章,也可以用手机里的动画视频,也可以靠便于随身携带的“口袋书”。

  第四要贴近百姓生活。越是专业性强的领域,科普越要接地气,离百姓生活越近越好。电力科普要从细处着手。能源转型、“双碳”目标,未必人人都感兴趣、人人都能听懂。但如果从节约用电、节省电费讲起,可能大多数人会愿意听,也能明白。

  把一个理论、一项技术,用最通俗的语言讲给大众,才是真正有效的科普。此前我创作、组织编写过《太阳能——金色的能量》《风吹电来》《假如没有电》等科普读物十余部。部分作品以蒙汉、彝汉、维汉双语出版,满足少数民族同胞的阅读需求。能让读者通过图画和简单的文字了解一些电力科学知识,就达到了科普的效果。

  记者:您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怎样的科普责任?科普工作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黄其励: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擅长的专业技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讲给大众,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对社会的进步有所贡献,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同时,我认为国家培养出来的、有知识的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承担科普的责任。这也是科普的发展方向之一——朴实化。每个人都是教育者,每个人也是受教育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长项帮助别人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从和别人的交流互动中补齐知识短板。科普不是高级的、神秘的,而是大众的、朴实的。

  记者:从您的言语之间,我感受到了您身上令人敬佩的科学家精神。您怎样理解科学家精神?您对当代青年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黄其励:对我来说,科学家精神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要做好什么。做科研工作要坐得了冷板凳,要甘于寂寞,要团结大众。这一路上要披荆斩棘、战胜万难,不能急功近利、为了出成果而做科研,不能把科研变成一项功利性的工作,而要考虑祖国需要、放眼未来。

  对于当代青年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希望大家第一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是做一切工作的根本;第二要有良好的道德,先做个好人,再努力做个能人、强人;第三要有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努力。青春短暂且宝贵,大家要用好每分每秒奋斗拼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来源:国家电网

标签:科学知识,科技工作者,职责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