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无人值守变电站需要智能化管理

用户侧变电站管理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提高用电效率

作者:记者 秦虹  2016-11-24

  “为适应变电站无人值守发展形势,提高变电站运维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各地区陆续开展和实施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的建设和改造。无人值守变电站对远程监控技术和运维管理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用户侧变电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变电站无人值守不仅是运行管理的问题,还涉及到变电站的设计模式、运行中需要遵循的规章、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运行人员业务水平等多方面。”近日,在北京电无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电无忧”)举办的变电站无人值守技术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谷松林博士表示。


  无人值守对设备与人员提出高要求


  “变电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十多年的过渡过程。在此期间变电站的设备、人员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电站无人值守对变电站设备及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设备状况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更好地   促进了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推进与发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运检部专责高级工程师朱涛表示。


  “无人值守变电站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多种因素,主要是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如开关设备、主变设备、母线设备故障率低,检修周期长等;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包括信息自动采集、上传,接收并完成远程控制命令,实时监视全站运行等;高速的通信网络,在站端与调度端之间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传输速率高、延时短、无丢失。”谷松林介绍。


  此外,无人值守变电站对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运维人员实际工作量急剧增加。需要掌握的变电站设备数量和设备复杂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运维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如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设备状况和接线方式、排查隐患的能力等。“朱涛表示。


  通过对设备质量和人员技术水平两方面的提高,来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需求,从而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性。朱涛介绍了其经济性,无人值守变电站实现了极大地减员增效,从原来一个站8个人以上到   现在平均一个站两个人左右。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和标准的统一,改变了原来一站一模式的现状。实行片区统一管理,专业性强,降低了用户成本。


  智能运维可提高30%终端用电效率


  ”智能变电站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道路,两者结合能创造出怎样的价值?目前看来,可以基于大数据优化分析模型,对变电站故障提前预警,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专家诊断与抢修,元件质量统计分析等。“北京电无忧科技有限公司IT总监周陈平表示。


  以该公司开发的电无忧远程运维平台为例,可以将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将运行维护与能效管理结合,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基础上帮助客户优化能源结构,通过管理实现节能,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据北京电无忧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的变电站智能运维模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比国际水平可挖掘30%左右的节能空间。


  目前,电网变电站的无人值班管理模   式正在延伸至用户侧变电站。该平台可以一方面在代维护大厅对客户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另一方面,利用客户手机端App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预判和信息推送。同时,用户侧可以定期开展人工巡检,实现智能化监控、专业化巡视、信息化互动。


  可以预见,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成功运行和大规模推广,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会进一步智能化。但是目前,用户侧无人值守变电站缺乏行业标准。”北京电无忧在积极推动无人值守标准的同时,已经开始与国网地市公司合作开展无人值守试点。内蒙古电力公司乌海电业局已完成试点项目,也进行了试点平台评估会议。“国网经研院高级工程师舒彬说。


  目前,用人成本、用人编制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已经成为用户侧变电站的痛点,迫切希望出台用户侧无人值守变电站标准。据舒彬介绍,由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北京电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20千伏/1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导则标准项目书已经提交,有望今年年底正式启动。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化管理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