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国门名片”王所长

——记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青河供电塔克什肯镇供电所所长王丛新

作者:记者 胡菊芹 李易峰  2019-05-27

  在国网新疆电力青河县供电公司塔克什肯镇供电所,语言不通并没有成为交流的障碍。


  往往来这里的蒙古人并不会说汉语,但他们都会讲3个字“王所长”;所里的员工也都不会讲蒙古语,但只要听到“王所长”3个字,无论所长在不在,无论是否办电,他们都会热情接待。


  “不懂蒙语不要怕,握手总会吧,先请人家坐下来,倒上一杯热茶,那人家感觉自然就会好。如果你们去蒙古国,人家这样招待你们,你们是不是也很感动。”王丛新让供电所的员工学会换位思考。


  塔克什肯镇供电所,地处中蒙边境,因为服务对象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而被称为“国门上的供电所”,所长王丛新也因为10年的坚守和倾情服务,成为一枚温暖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国门名片”。


  “认识王所长被认为是非常有荣耀的”


  ———他是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的“光明卫士”,也是“一带一路”友谊桥梁的搭建者


  将近10年了,到现在,阿如那还记得家里第一次有电的情形。“原来黑乎乎的房子一下子全部被照得雪亮,我们家5口人都跳起了舞。”阿如那是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人。


  2009年10月,在蒙古国的请求下,由新疆电网输送的中国电,点亮了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布尔干、乌云旗、阿勒泰三县。


  “西部三县通过中国的供电,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布尔干县议员阿木嘎巴特尔合·布云达勒由衷地表示。


  王丛新从此走出国门,开启了他近10年的境外供电服务和友情传播之旅。


  “刚开始通电的时候,蒙古国那边的电网特别薄弱,经常跳闸停电,他们的技术也非常薄弱,遇到问题就要找我们去解决。”王丛新说,那个时候,他一年要过境30多趟,他的手机号也如同95598,成了蒙古国的供电服务热线。


  蒙古国的供电人员没有不认识王丛新的,对王丛新和他团队的技术和服务精神更是佩服。


  “我们那里停电一停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都是正常的,但这边不一样,这边送电的时间都精确到分秒了,说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供电部门经理赛力克波力·吉开感叹道。


  一停电王丛新就来了,他一来就又有了光明。渐渐地,西部三县的百姓也都熟知和尊敬王丛新了。


  王丛新也非常注重和当地百姓的交流,老百姓遇到问题,只要找他,他都会帮忙。


  赛力克波力·吉开与王丛新的认识缘于4年前的一起交通事故,当时他还是一位货车司机。


  有一次,他的车在回蒙古国的时候撞裂了蒙方边防部队的电线杆,对方让他赔偿8万元。那么多的赔偿把他吓坏了。经人指点他找到了王丛新。当时,他的车抵押在边检站,身上又没钱,非常狼狈。王丛新安排他住下,还请他吃饭,第二天又帮助他去协调,最后只赔了2万元。


  这件事后,赛力克波力·吉开和王丛新成了朋友,赛力克波力·吉开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2016年蒙古国西部三县供电部门要招电力工人,需要懂汉语或哈萨克语的人,王丛新就鼓励会说哈语的他去应聘。“我非常感谢王所长,我想把这个职业干一辈子。”


  出色工作和真诚付出得到了回报,王丛新先后4次获得蒙古国特殊贡献勋章,还被授予蒙古国最受欢迎的公民称号。


  “这是我们国家对有重要贡献的人,颁发的最高荣誉。”阿木嘎巴特尔合·布云达勒说道。不仅在科布多省,在其他邻近的地方,所有认识王丛新的人都特别尊敬他。凡有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都会请他参加。“在我们那里认识王丛新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他是‘一带一路’友谊桥梁的搭建者。”“我们感谢王丛新和他的团队,感谢中国电,更感谢中国情!”


  塔克什肯镇供电所外勤人员王平,跟王丛新一起去蒙古国服务过两次,当地百姓对王丛新的热情和友好让他体会很深。“沿路见到王所长的人,都过来和他握手、拥抱。”


  王丛新珍惜这些荣誉,更珍惜他与蒙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


  他与蒙古国西部三县供电部门第一任经理阿尤西已经有10年的情谊,早已兄弟相称。退休后,阿尤西身体不好,妻子的去世更是给了他极大的打击。王丛新非常挂念这个老兄弟,曾专门去探望他。“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们曾经约定,退休以后一定要一起沿着这条饱含中蒙两国人民友谊的供电线路再走一走,我们的友谊就像这条线路一样,一定会地久天长。”王丛新说道。


  还有一位大娘让王丛新难以忘怀。“刚送电到蒙古国时,那位大娘每天晚上都到我们住的地方去看我们。我们呆了7天,她来了7次。”和记者谈到这里时,王丛新这个粗壮的汉子哽咽了,站起来走出办公室平复了一下情绪。


  “老百姓都会给王所长几分面子”


  ———他是塔克什肯镇边防口岸和当地百姓的“电力雷锋”和亲人。


  “上个月,一个老乡的儿子结婚,我还给主持婚礼来着。”王丛新有些骄傲地说。


  塔克什肯镇有8000多人,几乎所有人都认识王丛新,走在街上总有打招呼的声音。可以说,他是这个镇上最受“待见”的人!


  “在塔克什肯镇,王所长的面子可大了。”王平说道。“镇里如果架线需要经过老百姓的院子、牛圈,老百姓要是不乐意,就会叫王所长去协调,一般都会给他面子。”


  这个面子可不是轻易得来的。王丛新刚到塔克什肯镇供电所工作时,有些村民并不欢迎他,甚至对他的工作很抵触。


  与蒙其克村村主任从吵架到成为兄弟,就是一个例子。这件事,还要追溯到走收电费的时期。


  “刚开始我们不了解当地情况,就两三个月收一次电费。但老百姓这个时候没有收入,自然是收不上电费的。蒙其克村村主任在当地很有威望,但对我们很不客气。因为电费收缴周期问题,我们还发生过争吵。”王丛新回忆道。后来经过沟通,确定了一年两次的收费周期,即在4月份卖山羊绒和10月份卖牲畜时去收。“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我与村主任也成为了朋友。后来,他叫我大哥,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王丛新不仅服务好,所里的各项指标和效益也抓得好。”国网青河县供电公司经理张涛说道,50个月电费回收率100%,连续五六年获得台区治理奖金,去年底供电所还被评为“四星级供电所”。


  “在这个镇里,很多驻镇单位级别高、地位重要,供电服务任务重,但王丛新实现了连续10年无投诉。”张涛感叹道。


  “王所长培养了不少好苗子”


  ———他让倾情服务和“一带一路”理念在这里延续


  “优质服务、文明用语,王所长是天天在嘴上挂着。”王平说道,“蒙古国那边每个月要来缴一次电费,王所长特别叮嘱我们要注意仪容仪表,这代表国家形象。”


  除了言传,更多的是身教。


  王丛新在工作中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原供电所员工苏来慢,说起一次雪夜巡线的经历真是又感动又惭愧。那天雪很大,王丛新和苏来慢一起巡线。王丛新自己走山路,把道路相对平坦的路线让给苏来慢。巡到约定会合的山口时,却不见王丛新出现。山里没有信号,根本联系不上他。苏来慢又急又怕,担心得一夜没睡,终于在天蒙蒙亮时见到了像“雪人”一样的王丛新。“他年纪比我大很多,危险的活却留给了自己!”


  供电所地处偏远,员工家都不在本地,加上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回家,王丛新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


  “每次出去巡线都叮嘱我们装好水,带好干粮。”王平说,“一般有巡线任务时中午不能回所吃饭,王所长总是会让食堂多做几个菜,我们回来再晚也有热饭吃。”


  王丛新的家在青河,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女儿、妻子在乌鲁木齐。“这些年我对家里亏欠太多。女儿今年26岁,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没在她身边。”王丛新望向办公桌上的全家福照片,陷入了沉默。


  他的言传身教,慢慢在开花结果。


  “现在所龄最长的人,就是王所长了。”张涛说道。从他手下走出的好几个年轻人,现在都成了各个岗位的骨干。


  “这些年轻人是真好,我待他们就像自己的娃娃一样。”说起从所里走出去的年轻人,王丛新有些不舍,很“挖心”,但也替他们高兴。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蒙两国交流走向深入。“目前,我们那的用电需求非常大,开了很多新的厂子。未来,希望中国在供电技术培训方面加大对我们的支持。”赛力克波力·吉开说道。


  “放心,我们的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好!”王丛新坚定地说道。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新疆电力,青河供电,塔克什肯镇供电所,王丛新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