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蓝工服”走出丝瓜藤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2 11:37:36 作者:田科峰 冯硕 王燕 赵悦 吴慧慧

   4月27日下午,在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镇南村大康庒一片芍药花田里,小康工业丝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康峰向前来开展用电检查的供电人员打招呼道:“陶所长来看看我这芍药花,这几天开得正艳,马上芍药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国网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大营中心供电所所长兼支部书记陶云飞一边笑着打招呼,一边带着党员服务队员工忙活着检查灌溉装置的供电设备和厂房的用电情况。

  身穿蓝色工作服和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电力员工,穿梭在乡村田野、企业厂房。2017年12月,企业初成立,万事待兴,农网施工改造火热进行,丝瓜种植基地通电运行。2020年11月,企业初具规模,扩大种植,供电线路延伸架设,为丝瓜种植基地提供电力保障。2021年6月,丝瓜加工基地成立,产销之路打开,用电负荷突增,敷设线路,更换计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今日常的客户走访、线路维护已是电力服务常态,企业与供电公司也已达成了“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打工人返乡创业,装表接电绿灯通行

  康峰在南方打工期间,学到了工业丝瓜的种植技术,工业丝瓜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高端天然健康的家居、洗浴、厨卫类生活用品,裁剪下来的边角料还能制作成中药材,利用率达到100%,可以说是完全绿色环保。了解到这种特色丝瓜种植要求低、附加值也高,康峰嗅到了一丝商机,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在大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康峰创立了小康工业丝瓜种植基地,成立之初企业资金比较紧张,康峰来到供电所为丝瓜种植基地装表接电。听到了这一农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后,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党委积极助力乡村特色企业发展,对于装表接电的过程绿灯办理,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义务配合帮忙电力线路敷设,一路通到丝瓜种植产业区。

  电力畅通后,灌溉种植不再发愁,康峰创新生产模式,实行了立体种植模式,在工业丝瓜棚架下种植芍药、马铃薯、毛豆等农业植物,不光丝瓜长势良好,没有受到影响,下层植物也能大获丰收。这不,五月虽不是丝瓜的收获季,却是芍药开花成熟的时候,一边忙生产,一边忙收割,两不耽误

产业链初具规模,线路通到家门口

  “刚开始那时候的规模还不是很大,正处在摸索阶段,对于电力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当时主要是种植丝瓜然后向其他产业加工产地去销售,等着别人来进行上门收购”,康峰说道,“后来越干越有思路,决定建立厂房、进购机器,自己上生产线,打造属于大营镇的一条龙丝瓜产业链,也能带着周围人一起干。”

  有想法就付诸行动,他开始扩建厂房,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机器的投入,无形中扩大了电力需求。和电力“红马甲”熟了之后,康峰再一次来到大营中心供电所寻求帮助,电力“红马甲”在政策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为其更换大容量的动力电表加装互感器,厂房机器按时投运,生产线有序开工。

  后期,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在架设机井线路时,把康峰这些用电大户纳入线路设计规划,线路走廊直接从康峰的丝瓜种植产业园区经过,为其节省了大批的电力改造资金。“红马甲”们忙前忙后,在对现场设备的容量核实过后给予配置匹配的电流互感器,又一次为丝瓜种植产业园解决了电力问题。

乡村集体奔小康,电企一心一家人

  小康工业丝瓜公司秉着绿色环保产品和就近原材料优势,进行丝瓜络深加工,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宿州市小康工业丝瓜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一家集工业丝瓜种植、研发、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类经营企业,在大营镇耿湾村、蒙城等地有多个种植基地,累计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出口欧美日韩,年收入千万元。

  现代农业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发展,仅镇南村种植基地季节性用工1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员工2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走向致富路。在致富路上,电力始终扮演好先行官的角色,公司也一直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响应乡村振兴提供电力保障。大营中心供电所的党员服务队经常在用电负荷增长的时节,主动到厂房进行电力设备维护,了解用电需求,解决用电问题。

  康峰对电力“红马甲”总是赞不绝口:“平时只需要我们到供电所打个招呼,就能及时把问题给我们解决,‘红马甲’还不定期来帮我们检查线路。去年经历过一次停电,停电之前他们提前一个星期就给我们发了信息,还特意帮我们找了应急发电机,停电之后还一直坚守,直到半夜我们去回复厂里一切运营正常之后才撤退。”

  谈到为什么叫“小康”工业丝瓜公司,康峰这样说:“最初回来只是尝试创业,后来越来越有经验,就想把自己家乡建设好,带动周围人共同致富,国家政策也好,从扶贫扶弱到现在乡村振兴,也让我们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有干劲,正好我也姓‘康’,也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

  不仅仅是小康工业丝瓜发展有限公司,甜叶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各大小家庭农场、观湖村乡村音乐节等等都是“红马甲蓝工服”的“老熟人”。如今,“红马甲蓝工服”已经在当地成了电力服务的代名词,这一路来,既是美丽乡村的振兴发展之路,也是党建引领的电力先行之路。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 田科峰  冯硕  王燕  赵悦  吴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