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图文)

胸怀“国之大者” 勇攀科技高峰

作者:本报记者 王颂  2023-08-02

416c7c65-34e6-4f35-b558-94b5cfbd94ed.jpg

安徽省青阳县境内,“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犹如巨龙穿行于青山碧水间。郜小兵 摄

d558bcd2-30ea-4c1c-86e8-7c35fd2f948d.jpg

南瑞集团科研人员在十米法半电波暗室开展设备实验检测工作。杨铭轩 摄

        南瑞集团的精加工中心内,12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作业着,生产线“吐出”电子自动化的核心高精尖产品,也跃动着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张北的风机叶片转动,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将清洁能源输送至北京,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电网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瞄准关键技术刻苦钻研、聚力攻坚。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激发创新动力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创新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动能作贡献。

f36647ce-e611-45c5-af1c-b7983637c90e.jpg

  科技的命脉: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瑞集团考察调研。他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电网安全运行、新能源并网、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领域,深入推进电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等多个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世界电网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

  前不久,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攻关团队完成多源换相换流器的直流技术鉴定,目前正推动该技术落地实施。“该技术兼具柔性直流和常规直流的特点,能够提升电网运行性能,为今后服务‘沙戈荒’基地新能源外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支撑。”国网经研院副总经理马为民说。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公司一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一方面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工程,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高效,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电网工程中。

  公司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工程,全面突破特高压输电技术,构建起完善的特高压试验和研究体系;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运行一年多来,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设计预期,填补了世界超导电缆工程应用领域的诸多空白;±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集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和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灵活、系统支撑能力强的优势,示范引领意义重大;我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在浙江杭州投运,是当前我国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是继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和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后,公司第六次摘取中国工业大奖……

  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

  多年来,公司不断探索实践,自主研究构建保障电网安全的“三道防线”,建成了仿真规模最大、计算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大电网仿真中心和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自主构建了世界上最牢固的大电网安全稳定防控体系,持续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

  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进程中,标准始终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公司始终坚持科研与技术标准互动发展、协同创新,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与欧、美、日相关标准体系并列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建立了覆盖主要业务领域的技术标准试验验证体系及各层级的技术标准实施监督评价体系,保障标准质量、推动标准实施、发挥标准效能。公司累计主导编制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3528项,牵头立项国际标准185项。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能源转型需要,公司不断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2022年8月,85位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使节来到公司,参观了国家电网未来科学城创新中心、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实验基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和仿真中心。使节们表示,中国国家电网建设规模之大、科技之领先、成绩之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个数据,标注出公司不断跃升的创新能力: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1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1项,累计专利拥有量11.7万项,连续12年保持央企第一。

  协同的力量: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电力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重要部署,为公司做好新时代能源电力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能源电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系统谋划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推动产学研一体运作,再到建强实验研究平台,公司逐步打通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资金链,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促成的显著优势——

  电力系统涉及多学科技术交叉,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多学科、跨领域融通创新,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形成推进能源电力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2022年,公司发起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一年多来,联盟成员单位从最初的32家扩充为62家,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各成员单位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关键共性问题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在新能源发电、储能、柔性输电等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推动一批创新示范工程建成投运。联盟平台作用有效发挥,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科学设置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研究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公司技术标准新体系框架,创办《新型电力系统》学术期刊……公司系统布局、持续发力,顶层设计更加清晰,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这是产学研用同向发力的创新生态——

  连日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联合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青海省重大科技项目“氢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前期研究策划工作,并于近期向青海省科技厅申报立项。

  创新平台带动,创新要素流动,一批创新成果加快涌现。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融冰试验车间内,科研人员加紧开展融冰设备性能测试工作,为电网抵御雨雪冰冻灾害提供支撑。春厂坝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一。该公司正加强变速抽水蓄能运行控制及多能互补技术科技攻关,打造电源侧、负荷侧变速抽蓄与水风光蓄荷协同的示范样板。

  一条科研推动产业、产业保障科研的链条加快形成。强化需求导向,突出场景牵引,公司建成以直属科研产业单位、省级电力公司、基层创新力量为主体的三级创新体系,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共建了联合研究机构,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打造各类融通创新平台载体为抓手,大力开展联合创新、融通创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运作。

  这是构建高水平研究平台的有力见证——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公司持续优化实验室布局,系统构建高水平研发体系,建成了“国家级、公司级、各单位级”三级实验室体系,汇聚起产学研用持续攻关的强大合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实验室87个,努力打造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地。

  注入创新动能,新兴产业蓬勃生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为高质量发展安上新引擎。公司抢抓数字变革新机遇,强化全环节数字化管控,创新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数字技术,建成一系列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电力看经济、看双碳、看环保、助应急等一系列大数据应用,建成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促进创新平台要素集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公司发挥集团优势,汇聚各方科研力量,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坚定当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维护安全的压舱石,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活力的迸发:释放科技创新发展潜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对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公司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体系,让更多人才在干事创业和创新创造中脱颖而出;形成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家人才三通道并行,员工多元发展的职业成长体系,建立了量才选用、人尽其才的动态管理机制;支持中国电科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激发人才引擎驱动作用。

  年初,公司公布新当选的中国电科院院士和公司首席专家名单。这是公司第二年发布该名单。公司创新建立中国电科院院士和公司首席专家评选制度,评出的院士和专家带领广大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勇闯技术创新“无人区”。

  完善用人机制体系是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加大对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的激励力度,在直属科研单位全面实施股权、项目分红、岗位分红激励;推行“揭榜挂帅”“项目总师”“容错纠错”三项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学术聘任等3项人才激励制度……一系列支持科研人员大胆探索的制度正在实施。

  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之轮转起来。公司强化科改示范引领,建设一批双创示范中心和双创科技园,打造了线上线下两大平台。目前公司有10家单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5家单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

  创新体系机制活了,员工发展平台更加宽广。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职务通道之外开辟职员、工匠发展通道;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绘制员工职业发展地图,设计多元化定制化培养策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创新岗位练兵手段,将师带徒工作融入业务实践,拓宽人才能力提升渠道。

  从完善人才培养到优化科研体制机制,从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到激励人才全面发展,公司多措并举为高端人才“搭台子”,为技能人才“铺路子”,为青年人才“架梯子”,努力打造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专业人才梯队。

  目前,公司拥有科技人员4.9万人,其中国家级专家人才388名,包括两院院士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8名。

  在科技攻关前沿、在工程建设一线、在生产车间现场,处处活跃着科研人员勇挑重担、勇闯难关的身影。新征程上,公司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为电网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英大网

标签:科技高峰,国家电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