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深圳供电局健全创新机制 激发员工创新创造

你搞发明 我给回馈

作者:杨晶晶 侯明哲  2019-07-05

  6月6日,深圳供电局资产管理部专责黄炜昭忽然收到短信,在该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下,他凭借自己多年研制的专利项目“避雷器带电测试仪”,获得收益回馈逾6万元。


  “这条转化之路打通了!”回忆当时第一反应,黄炜昭依然振奋不已。


  这是该局史上首次向科研人员回馈成果转化收益,和黄炜昭一起“尝鲜”的还有17位同事,分别是小智机器人、智能低压分支采集仪、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的研发者。加上“避雷器带电测试仪”,这4个项目授权新兴业务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已在营配领域及设备厂家推广应用,为新兴业务企业创造了740万元营业收入和180万元净利润。18位科研人员也由此获得新兴业务企业支付收益回馈19.5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破背后,是深圳供电局坚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推进转型发展,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举措频出:2018年打造全网唯一线上线下均纳入国企改革试点的“双创”基地,制定《双创基地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从入驻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收益回馈的“一条龙”服务;成立孵化器公司——深圳电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推动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目前该局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5项,是唯一连续两年同时获得南方电网全部四项科技奖励一等奖的分子公司,“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机制完善,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成效显着”的全员创新创业生态逐步形成。


  转化机制促多方共赢:驱动新兴业务发展,实现“创客”自我价值


  科研成果的生命力在于转化为生产力。回溯此次完成收益回馈的4项成果,无不起源于员工对日常工作方法的自我创新,比如智能低压分支采集仪就是深圳福田供电局员工刘丽珠为提升运维效率而研发的新设备。不过,要使这些成果发挥更大效益,就必须依靠转化机制这有力的“临门一脚”。


  2018年,深圳供电局建立“两主体”“一通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双创基地为研发主体、深圳电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转化主体,以《管理办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明确各相关方责任关系及收益回馈方式。


  按照《管理办法》,去年8月成立的深圳电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涉电业务,以科技成果许可使用的方式,出资购买成果使用权,并支持科研团队将初创成果产品化,通过内外资源整合,实现销售盈利。


  这一机制将为新兴业务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深圳供电局加快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


  据深圳电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锋介绍,该公司已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准业务模式,并将建立健全孵化转化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的入孵培训、创业培训以及专业性服务,创立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优质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引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能源产业的研发应用。


  有实体机构开展孵化,有管理办法理清权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帮助“创客”进一步实现了自我价值。


  痴迷科技创新的黄炜昭就表示,由于《管理办法》明确,转化过程顺利,代工厂招标等流程均由负责成果转化的公司完成,他只需利用自己技术所长,结合新用户需求完善成果即可,“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参与“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项目的深圳供电局系统运行部专责邓彬同样深有感触。为了提升变电站四遥信息排查效率,他们团队在2017年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开发了这款软件,去年一听局里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便毫不犹豫地主动参与。“我们的付出不仅解决了工作难题,带来了利润,而且将为其他使用机构创造价值,这让我们很兴奋。”邓彬说。


  “软件+硬件”激活创新源泉:“将有更多同事参与到科技创新”


  除了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深圳供电局在成果培育方面也下了大功夫。深圳供电局创新及科技信息部主任章彬介绍,硬件方面,实体运作的“双创”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研发、成果展示的平台;软件方面,《管理办法》明确试点灵活工作模式、回岗保障机制,以及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以“放、管、服”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


  在“双创”基地,该局积极构建直流配电、电能质量等五大实验室,并将与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吸引更多内外部优秀人才进驻基地开展“双创”工作。


  《管理办法》则为进驻基地的人员提供保障。所谓“放”是合并项目计划下达和计划任务书下达环节,取消开题评审,简化实施流程。为此,多次参与科技项目的深圳供电局信息中心软件开发班班长张云翔有了新体验:“管理流程快了许多,比以前节省近一半时间。”


  “管”是创新监管机制,让科技专业本色亮起来。成立由技术、市场、法律等内外部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入驻基地的团队资格和项目运作情况。


  “服”是优化服务。获准进入基地的该局员工可以全职或兼职方式从事研发。对于全职的“双创”团队成员,不仅保留原岗位岗级,而且对工作地点和时间不作强制性要求,保证他们每年投入研发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深圳供电局还成立创新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科技项目的经费报销、流程处理、会务服务等,为科研人员省去80%的事务性工作。张云翔及其团队表示,这使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做好研发。


  创新机制建起来,创新源泉活起来。


  今年4月,深圳供电局印发《管制性业务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及新技术应用领域子方案》,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管制性业务在科技创新及新技术应用领域的改革发展方向,其中明确了“2019年完成局内科技成果转化不少于10项,回馈研发团队不少于100万元”的目标。


  目前,该局已有16个科技项目入驻“双创”基地,未来将有更多员工感受到变革与创新带来的喜悦和收获。“相信会有更多同事参与到科技创新”“我们身边已经有同事跃跃欲试”……在采访过程中,“创客”们无不流露着对未来的期待。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深圳供电,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创新创造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