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全国首次省市两级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举行

作者:通讯员 卢新军  2014-10-28

  10月22日,青海省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处置功能演练在西宁市举行,省市两级应急指挥中心统筹指挥、协调联动,有效检验了发生大面积停电后青海省和西宁市政府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青海省、西宁市共30家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参加了演练,国家能源局史玉波副局长、青海省骆玉林常务副省长现场观摩了演练。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钧介绍,此次演练,是全国首次省市两级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处置功能演练,也是目前国内最复杂的一次指挥系统演练。


  演练从上午9:00开始,模拟恶劣天气引发电网故障,全省遭遇“大面积停电事故”,西宁市城西、城北、海湖新区多处停电,西宁、海东地区机场、火车站和医院企业停电,交通陷入混乱,有居民受困电梯,与此同时,多家大企业突然停电导致停产,并可能造成次生安全事故……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省市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电力、公安、消防、卫生、供水、通信等相关部门应急联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派出电源车和抢修队伍,为重点区域场所提供应急供电保障,紧急抢修受损的电气设备;公安消防部门通知交通警察进驻各主要路口疏导交通,解救受困群众;媒体记者通过新闻发布会、记事板了解信息,实施发布真实的新闻信息,避免社会误判,有校检验了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采集、分析、共享和应急联动能力。


  本次演练由国家能源局、青海省政府部署安排,西北能源监管局和青海省政府应急办共同主办,青海省电力公司承办。西北能源监管局、青海省和西宁市两级政府应急办、经信委、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环保、交通、新闻、电力、供水、通信以及机场、铁路、工厂等共30家部门和企业参与演练。演练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标准化专业应急演练“功能演练”形式进行。“功能演练”是把应急管理涉及的电力、公安、消防、卫生等各个“功能”部门组织在一起进行应急联动的演练,专注于演练应急预案、政策、流程、现场指挥的控制、联合指挥以及多部门的协调。


  中科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钧教授被邀请作为本次演练评价组的组长。黄钧教授观摩演练后谈到,这次演练紧密结合应急联动中的薄弱环节,检验在大面积停电背景下,青海省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决策能力、各成员单位单独决策能力及职能部门横向之间、省市两级政府单位竖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整体联动协调能力,涉及面广,为全国首次。演练中事故场景不断连续演变,除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影响外,还围绕当地电网特点,模拟了停电可能造成工业发生次生重大安全事故,也是目前国内最复杂的一次指挥系统演练,对政府的社会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是一次大考。黄钧教授认为本次演练项目组织实施是成功的,对应急管理和联动机制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作用是明显的;参演人员在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是显著的,演练实现了设计目标。


  演练结束后,史玉波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各参演单位精诚合作,全心投入,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次演练是一次指挥部层面的真演实练,重点突出且特点鲜明,针对性强,实战性强,实用有效。演练中,省政府领导亲自指挥决策,青海省、西宁市两级政府互动,30家参演单位协调配合,很好地体现了应急联动效果。青海省的这次成功演练,达到了有效完善大面积停电情况下的政企社会联动机制,提升青海应对处置大面积停电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国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史玉波副局长要求,各单位要以本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努力做好下一步工作。要继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各级人员应急管理责任;要进一步夯实电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基础,实现应急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要突出预防为主,针对青海电力系统特点,深入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演练,对发现的问题切实加以改进;要加强电力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按照演练工作安排,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演人员现场逐个进行了总结、点评。随后,各参演单位将继续做好演练总结评估等后续工作,结合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提高大面积停电应对处置能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全国首次,省市两级,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举行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