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首都核心区“煤改电”工程告竣26.4万居民受益

作者:记者 赵一  2013-11-15

11月15日,北京市正式开始供暖。同日,历时12年的首都核心区“煤改电”工程总体完工。至此北京核心区已有26.4万户居民用上了清洁实惠的电采暖。

据了解,“煤改电”是北京市冬季治污减排的重要手段,于2001年开始试点,2003年正式推出。12年里,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配合市政府组织实施“煤改电”工作,按照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于2013年供暖季前圆满完成核心区“煤改电”工程相关任务,受益居民覆盖东、西城两区,共计26.4万户。

以一年户均燃烧1吨煤计算,“煤改电”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9万吨、二氧化硫224万千克、氮氧化物195万千克,将对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在控制核心城区燃煤总量方案论证之初,有关部门曾提出过热力管线、燃气管线和电力线路三种方式,但前两者受投资、施工技术、保护古都风貌等诸多因素限制难以实施,“煤改电”成为最优选择。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电力公司与北京市政府、市环保局建立定期汇报沟通机制。在各方努力下,“煤改电”户数统计、审批市属道路占用手续、设备位置拆迁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工程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临每年“煤改电”户数、片数都在增加的情况,北京市电力公司员工加快施工进度,夜以继日紧张忙碌。“为了确保改造地区的百姓能够过一个清洁的‘暖冬’,今年我们平均每天投入2000人进行现场施工。”北京电力“煤改电”工程现场负责人王程介绍说。在改造过程中,该公司还为用户统一更换了智能电表,同时,对老旧线路进行增容,改善线路环境,满足了百姓冬季采暖及日常用电需求。  “‘煤改电’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的一件大实事,真正让百姓过上了干净、安全、舒适、省钱的生活。过去一到冬天几乎家家都买煤,最担心的就是煤气中毒,现在这些问题不存在了,还干净环保。”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党委书记谭道亮说。

家住粉厂胡同的王大妈谈起“煤改电”感触更深:“过去我们这里叫龙须沟,是共产党带领大家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电采暖,全家老小都很高兴!”||||

带走旧记忆迎来新生活

北京市电力公司实施首都核心区“煤改电”工程侧记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袁媛 杜敏梁 欣萌

上个世纪末,胡同里的小煤棚、卖煤人的吆喝声、窗户上的小风斗、烟囱里的大浓烟,都曾是北京人熟悉的记忆。自2001年北京启动城区“煤改电”工程起,使用蜂窝煤的人一年比一年少,胡同里那些关于煤的记忆已难再现。如今,首都二环内核心区已有20余万户居民告别了煤炉生活。呼吸间,再也闻不见呛人的煤烟味。

墙上的智能电表向人们宣告着,这里的煤炉生活已经一去不返,电采暖时代正式到来。

告别烧煤取暖改善空气质量

每天早晚,武丕显都会抄下电表示数,记录“煤改电”后的用电情况。记账,是他在告别烧煤的日子后形成的习惯。

武丕显家住西四北二条49号院,退休前是北京四中的数学老师。他家所在区域是北京第一批文保区 “煤改电”试点,2003年,他家完成了“煤改电”改造,转眼已经10年。买蜂窝煤取暖的日子,在武丕显的记忆里已经是很遥远了。说起那段日子,他摆了摆手说:“可别说了,那会到处都是灰,煤烟味特别呛人,还经常听说邻居发生煤气中毒。即便不停地烧煤,房间的温度也才16摄氏度。”不仅如此,武丕显和老伴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不踏实。

“一方面想着要起来添煤,另一方面还担心煤气中毒。”武丕显说。

而现在,当电暖器将房间里的气温升高,暖意徐徐涌遍全身时,武丕显就喜欢坐在暖气旁看看报纸,老伴则会把地板擦得一尘不染。“她最见不得脏,当年老埋怨我烧煤的时候把灰弄得一屋子。”说着,武丕显笑了,“每年冬天她还要在电暖气上   烤苹果干。”武丕显说,“煤改电”后,烧一晚上电暖气,房间整日都能维持在22摄氏度,电暖气的温度用来温水都没问题。

与武丕显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家住西城区西河沿街的老沈。

在老沈家的庭院里,一处储物的仓房也成为“煤改电”历史的见证。他说,仓房原本是一间煤棚。往年冬天,他都要用板车将煤运到煤棚中,有多少煤进屋子,就得有多少煤灰出来。胡同道里,常常满地煤灰。如今,煤棚改作他用,胡同里的环境也大为改善。邻居家养的画眉鸟在笼子里欢快地叫着,曾经的煤烟味已经尘封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

更重要的是,“煤改电”在一定程度上给北京城区空气质量带来了整体改善。以一年户均燃烧1吨煤,产生二氧化碳2.62吨、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计算,完成今年的“煤改电”施工后,北京市冬季燃煤将每年减少26.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9万吨、二氧化硫0.224万吨、氮氧化物0.195万吨。

“煤改电”,需要增强平房区域的供电能力,安装配电变压器等工作必不可少。

但由于部分百姓对供电设备存在误解,常常会出现变压器“不受待见”的情况。如何消除百姓的疑虑,让变压器走进胡同,曾让供电员工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颇为焦急。

“施工前我们做了很多宣传,尽量帮助居民提前了解认识‘煤改电’,消除传闻误会,也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但还有部分居民不安心。”负责东城区西草市东街2013年“煤改电”工程的现场负责人崔庆慧说,部分居民认为巷子里的   电力设备有电磁辐射,即使所有的电力设备已经经过了降噪处理和环保测评,居民们还是会质疑。

为了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崔庆慧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由于一天到晚一直说话,没过几天,崔庆慧的嗓子就哑了。家人给他刮痧,只刮几下,喉咙处就渗出深红色的血印子。崔庆慧就这样带着脖子上深红色的血印子、哑着嗓子,继续走访居民,向他们解释变压器并不会产生辐射。可喜的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居民们消除了误解,转变了观念,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施工夜以继日只为温暖度冬

12年来,为了让老城区里的居民告别煤烟、温暖度冬,一拨又一拨供电员工忙碌在胡同里,没日没夜。

今年的工程压力更大。由于改造量大、区域分散、工期紧,为了确保改造地区的百姓能够按时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北京电力平均每天投入2000人进行现场施工。为确保11月15日前为居民供暖,北京电力全力做好前期协调沟通。“我们与北京市环保局建立定期汇报沟通机制,配合市环保局及东、西城区政府完成‘煤改电’户数统计;请求市政府领导主持协调会,协调交通、路政等部门简化流程,加快审批市属道路占用手续;请求东、西城区政府加快设备位置拆迁,为施工保驾护航。”北京电力基建部主任李臻介绍说。

11月4日早上7时,西城区大六部口街旁,一条狭长的电缆沟正随着多名供电员工的挥汗如雨而逐渐延伸。电缆沟不远处,另一拨疲惫的身影蜷缩在刚刚安装完毕的箱变旁,稍事休息。

为了避免施工对居民的休息产生影响,他们敷设电缆都要选择在白天进行。

由于工期紧张,他们必须在清晨开工。“当天挖的电缆沟要当天回填。而即便早晨挖沟,也要到中午才能挖好。随后敷设电缆、回填都要迅速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正在现场巡视的王程说。

与大六部口街的施工相比,西城区西交民巷62号楼的施工则显得更为紧张。

11月3日上午10时,变压器安装处的施工拆迁交涉工作刚完成,施工人员便立即展开降方、做基础、地线网等工作。“为了加快工期,我们的基础都是事先预制,直接投入使用。”一位施工人员说。当天下午,施工队就开始敷设电缆。午夜时分,施工队一边着手安装箱变,一边串引电缆。

待箱变安装完成已是4日凌晨4时。

不但昼夜忙着施工,城区各施工队伍负责人还要每日参加“夜总会”。他们口中戏称的“夜总会”,其实是每天晚上6点的例行会议。会上,北京城区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交流工程进展情况,讨论施工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而“夜总会”上提出的问题,则会汇集到王程手中。王程说,他会将解决方案分配给东城区、西城区的各个施工队伍,还要在每周召开的调度会上向政府部门汇报,以寻求支持帮助。

从2008年开始,王程就参与了“煤改电”工作,5年来的“煤改电”施工期间,他每天都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进行安全巡视,晚上还要参加例行会议,每天到家都是9点半以后。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现场施工的弟兄们,比我更辛苦。”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首都核心区,煤改电,工程告竣,居民受益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