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速览

行业速览

宁电“铁军”架起电力“天路”(图)

作者:闫冬 乔瑞玲 文/图  2011-04-18

极1阀厅施工

全国首次使用10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展放现场

投运仪式现场

这是一个奇迹,宁夏电力人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架起了宁夏到山东的电力“天路”。

这是一支铁军,参建单位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一线职工不怕艰辛,排除万难,终于将胜利的凯歌奏响在洁白的云端。

这是一种信仰,是对宁夏送变电人那种“不服输”的韧劲、甘于奉献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理想的深刻诠释。

这更是一种感动、一种付出、一种执著……

在宁鲁两地人民殷切的期盼中,宁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终于在2011年2月28日双极正式投入运营。工程建成后可向山东提供400万千瓦清洁电能,每年输送电量达220亿千瓦时,为山东省每年节省燃煤1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有效地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西北电网向华北、山东电网送电的重要通道,被誉为宁夏到山东的电力“天路”。而承建这个工程5个标包的就是曾走南闯北、栉风沐雨,被称为宁电“铁军”的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

细节打造精品

±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是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送端换流站,项目站址位于银川市东南约46公里的灵武市临河镇。该工程在直流阀厅建设规模、单个12脉动阀组的容量、单个阀组耐受电压、晶闸管数量以及换流变压器的单台容量、运输重量等多个方面创造直流输电工程领域的世界记录,科技创新意义重大。

能够承建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工程,宁夏送变电人深感责任重大。公司总经理王新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至今让全体参建人员记忆犹新:“能参与建设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对宁夏送变电人来说,这是信任,更是考验。我们不能辜负自治区政府和宁夏电力公司的期望,只能赢,不能输!”

为了能圆满完成这样一个“首座”的建设任务,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施工项目部。工程自2009年6月开工后,项目部秉承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成熟管理模式,将国家级优质工程的争创作为工程的管理目标,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的思路中。工程施工前,宁夏送变电就提出了一切工艺均要高于企业标准的高质量目标。在实际施工中,项目部对重大施工方案、具体工艺创优亮点、成品保护等又进行了认真的二次策划,遵循“试点先行,样板引路”的原则,对每道工序均按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先做样板,对样板进行检查验收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做到一次成优。

走进±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工程建设现场,整齐划一的布局、文明有序的施工氛围、工人有条不紊的施工都让人振奋和感叹。25.5米高的防火墙外观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挺拔屹立,宛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向来者展示着银川东换流站优异的建设品质。可是看到成品防火墙的时候,有谁能想到施工前有多少面不符合创优标准的样板墙被砸掉呢?因为工程的建设者始终坚信一点——“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坚定地认为:“既然是冲着优质工程去的,就一切都要按照优质工程的标准来施工,等到工程投运那天,看到精品工程出自我们的手,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项目施工中,公司将“走在前,做表率”党建主题活动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在项目部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表率模范作用。在换流站土建施工最关键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要求党员要始终坚守一线,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确保了混凝土浇筑工作24小时有党员在岗值班,带头做表率。浇筑作业自当日上午10点整至次日凌晨1点50分,1110立方的混凝土,15小时50分的连续作业,是首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一次成功范例,书写了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新篇章,创下了公司新的里程碑。

拼搏创造奇迹

5、6月份的宁夏,处处散发着沙枣花的芳香。作为银川市市树的沙枣树,多生长在戈壁荒漠边缘,它从不挑剔土壤肥瘦,耐干旱,抗风沙,它没有杨树的挺拔,也没有柳树的婀娜,却有着坚韧、刚毅的品质。有着同样品质的宁夏送变电人在沙枣花香的陪伴下开始了国内首次10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的展放工作。

由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宁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宁I标段,起自宁东换流站构架,止于宁夏与陕西省交界处,长度为105.983千米,共设铁塔226基,导线采用1000平方毫米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是国内目前最大截面导线。由于10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没有现成的架线机具和施工工艺可以套用,承载着梦想的建设者们在工程开工前期进行了近一年的工器具准备、技术信息收集积累,并成立了以公司生产副经理杜治林为项目经理的线路工程项目部。

在施工期间,项目经理杜治林天天往工地跑,他带领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大搞技术创新,坚持高标准施工,在工程质量工艺的处理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工程环保方面,全段线路有26基基础在沙漠地带,项目部采用麦草方格对沙漠区进行固沙处理,防止了沙漠大面积流动;在基础浇制过程中,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和竹胶模板,进一步提高了基础混凝土表面质量;在铁塔组立过程中,采用70吨吊车分解吊装,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在导线展放过程中,使用了专门采购的意大利大吨位、大截面导线牵张设备,采用“一牵四”导线张力展放,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工程的内在和观感质量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宁I标段提前高质量、高标准实现贯通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连日来的紧张施工,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没有睡过安稳觉,大家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把活儿干完,把活儿干好。付出就有收获,由宁夏送变电承建的线路宁夏段自2010年4月28日导线展放工作开始,仅用了48天,就在全线14个标段中率先完成了106公里、226基铁塔的导地线展放工作。耀眼夺目的大截面导线如同为这条电力输送的银色巨龙增添了脊柱灵魂一般,向华北蜿蜒挺进。

奉献成就梦想

为了保证极II系统安全优质如期投运,让山东人民早日用上清洁、环保的宁夏电,2011年春节期间,当万家灯火点亮塞上,千家万户团聚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时,宁夏送变电职工主动放弃节日休假,坚守在换流站施工一线,进行着换流变的安装作业。

每到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宁送人就最能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为了工作,他们放弃小家的温馨,将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中。项目经理孙茂华为了严把工程的安全、质量关,长期居住在项目部,事无巨细地关注着工程每一个环节,大到施工方案措施的编制,小到劳务人员的厨房卫生;项目部电气技术负责人毕银峰,从2006年至今一直把宁东工地当成自己的家,面对夫妻聚少离多的日子,毕银峰的妻子说“早习惯了”,这句“习惯了”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习惯了一个人带孩子,习惯了一个人过春节,更习惯了在思念中期盼着丈夫凯旋;技术部主任杨扬,由于长期的野外工作,他也像许许多多的送变电人一样,患上了慢性胃炎、结膜炎和季节性鼻炎等疾病。每当问及于此,杨扬总是愧疚地说:“每次下工地前,我爱人都在我包里放齐所有的药品,可是我却很少有时间关心她,照顾家里,是她无条件的支持,才让我在工地没有负担地战斗。”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甘于奉献的员工,正是有了这样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才克服了西北地区天气寒冷、风沙多等对施工不利的影响,实现了10天安装一台换流变的国家电网系统最快记录,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工程2011年2月28日双极投运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给予工程高度评价:“该工程是宁夏电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开启了宁夏电力大规模外送的第一条通道,实现了宁夏几代人电力外送的梦想,必将有力带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再掀新高潮。”

立一座铁塔,树一座丰碑,建一个电站,留一方美名。黄河两岸、渤海之滨、巴蜀大地,处处都印上了宁夏送变电人奋力开拓的足迹,留下了这支能吃苦,敢打硬仗的“铁军”美名。50多年来,宁夏送变电承建的工程接连捧回 “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电网公司“优质输变电工程”、自治区“西夏杯”优质工程奖等多个奖项,一个个耀眼的奖杯记载了送变电人风餐露宿,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如今,“660”工程的建设又让宁夏送变电积累了新型电网建设的丰富施工经验,让宁送人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为今后更好地参与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这道“天路”,不但填平了宁鲁两地的电力沟壑,更拉近了宁鲁两地人民之间的距离。

如今,站在“天路”上回眸,宁夏送变电人用他们的艰辛和汗水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站在“天路”上展望,宁夏送变电人正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在智能电网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宁电,铁军,天路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