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天地 >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评论的困境剖析和路径选择

作者: 章丰  2010-01-27

2009年10月24日,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在杭州颁奖,媒体评论人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在经过多年的写作与磨砺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奖项和年度盛会。青年时报有幸发起主办并承办了这次活动。颁奖盛典上,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出版报、新浪网、新京报、中国周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和国内评论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大计,真知灼见,言犹在耳。

结合青年时报近年来在言论报道上的做法和思考,草就此文,以求争鸣。

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和困境剖析

以1997年南方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其后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1日诞生了“青年话题”专版,使新闻评论开始大量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方式被不断刷新,在信息量过剩、独家消息越来越难掌控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受众对独家评论、个性化观点的需求越发迫切。各家媒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类媒体上出现的评论文章,包括评论类的博客写作,已成为当下最活跃、也是最普及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的兴起,让更多的知识分子摆脱学究式的论文方式,加入到新闻评论这一洪流中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介入,新闻评论不仅贡献了更多的具有知识价值与公共价值的作品,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决策推动中。青年时报2002年7月在浙江首创时评专版后,不断加大新闻评论的建设力度,除了二版的《青年评论》,还在头版开设了《封面评论》专栏,在本地新闻版开设了《马上评论》和《教育述评》栏目,在文体新闻版中开设了述评栏目《功夫刀法》和《酷评》等。2008年2月底,青年时报推出了国内都市报的第二家《评论周刊》,每周六出版,8版单独成叠。丰富的言论报道载体,为青年时报的影响力传播提供了扎实的平台,评论已经成为青年时报的灵魂和旗帜。

和都市报的历程相似,新闻评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多重困境。首先是新闻评论的同质化。我们经常可以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大量主题雷同、观点相似的评论,这些评论的背后,则是一大批几乎天天见面的评论作者。其次是新闻评论的局部肤浅。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任王爱军认为:目前有两种评论,一种是“口水评论”,文章只是感情的宣泄,没有理性,比普通老百姓的见识还低,另一种是“废话评论”,满篇都是对的,每个字都是正确的,每句话都是真理,但你把文章全部读完之后会发现,他什么都没说,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困境之三是评论的八股文风。现在的许多新闻评论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时评体”,先是简述新闻事件,然后就是大段的先哲名言、配套时髦的各类理论模型,牵强附会,艰涩难懂,读来味同嚼蜡。

上述困境的背后,原因无外乎三条:

一是媒体缺乏直面热点的勇气和智慧。新闻评论“千版一面”的局面,往往是各家媒体在题材选择上舍近求远、明哲保身的结果。出于对新闻宣传环境的机械理解和自身能力的保守,媒体在评论选题中往往“谨慎”地回避本地矛盾和热点,拿局外之事痛陈一番,应付读者。青年时报在评论操作中明确要求,优先选择本地题材,绝不放过热点焦点。如杭州8・4车祸发生后,我们在第二天即刊发了“封面评论”《你即便心里没有爱,也不能眼里没有斑马线》,随后又在新闻报道版面中配发了“马上评论”《零容忍,请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做起》。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配合事故善后报道,我们在封面和时评版上同时刊发两篇评论,封面评论的标题是《信息公开,是责任承担的前提》,评论版的社论则鲜明地呼吁《杭州地铁建设要知难而进》。2007年10月30日,4名外国人从海宁下钱塘江冲浪100公里到杭州下沙,我们在独家报道的同时,配发了社论《钱江期待“弄潮”的破题之笔》,在指出冲浪违规的同时,大声呼吁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来积极论证,最终共同推动重现了钱江弄潮胜景。

原因之二是编辑和评论员的集体浮躁。当前媒体内部有大量的“万金油”式评论员,有些作者甚至一天写上五六篇,任何领域都敢发言,如此写出的评论很难有真知灼见,甚至流于泛泛而谈,下笔千言,言不及义。当然,发言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但如此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无知者无畏,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由于急功近利,相当数量的作者将时间不是用于读书、思考而是急着寻找题材写作,尽管时评经过数年的发展越来越繁荣,但很多作者并没有因此成熟起来;而编辑往往在没有足够优秀来稿的情况下,为填充版面,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必讳言,相当多的评论编辑尚未有充分的能力主导议题,引导评论作者的写作。编辑与评论员的集体浮躁,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新闻评论“口水化”,没有深度、没有新视角、没有文字美,甚至哪怕在同一个版面,同一个撰稿人身上,也存在价值观混乱、常识乏匮的现象。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