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在信息中探寻历史与逻辑(图文)

——透过电力调度看广西电网的改革开放40年

  2018-11-27

W020181127323502601300.jpg

  如今现代化、智能化的广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资料图片)

W020181127323502663611.jpg

  上世纪90年代的广西电网电力调度室。(资料图片)

W020181127323502681073.jpg

  2000年的广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由广西电网公司提供)


  古人云,四十不惑。到了40岁的年纪,人们能明白一些道理,在坚持志向和事业的过程中,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40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的洗礼后,我国确定仍要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政策继续推行下去,并且还将继续深化扩大其力度。


  这一次,我们把笔端伸向广西电力调度上。诚然,电力调度的历史可追溯不止40年,但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电网开始飞速发展,电力调度也相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来,54岁的广西电网老调度陈晓兵在做这样一件事。


  他翻阅出存放的资料,上面都是各种表格与数字,时隔太久纸页泛黄处难免模糊不清,但“好在整体上还能辨认”。那些都是调度员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抄录的电流、电压、负荷等数据信息记录。他找人将这些表格数据一页页扫描出来,然后存档。最早的资料年份可追溯至1964年,一页信息约1M大小,总共扫描出来超过100G。


  繁杂的信息,将陈晓兵以及许多年岁更大的电力调度人的记忆勾惹出来。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寻到自己当初的模样。“这就是我们的出生证啊!”调度人如此形容这些调度信息记录。


  自有电力调度那一刻起,信息就与之共生共长。使用算盘、电话,还是计算机、光纤,不同时代的调度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不尽相同,时代在发展、电网在发展,他们从信息中走过青春、见证历史,也探寻电网的逻辑。


  算盘,打孔卡与计算器

  对每一个数都细心再细心,生怕算错了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继电保护科,这是个平常不太有人关注的地方。在电网调度领域,赋予这个专业的职责是故障处理,换言之,一旦出了事,这里的人才抛头露面。


  坐在电脑前办公的整定计算组专责杨彦,对着屏幕沉思起来。打开的系统软件里,出现了各种数据。他要借助软件做各种分析和计算。每调整其中一个数字,最终的计算结果可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而这将关系到最终的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所以我们做继保的,胆子都很小,对于每一个数据,都要细心再细心,校核再校核。”整定计算组组长何洪已经工作了快30年,几乎遇到过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有时候电网运行出了些状况,我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因为我们算错了数吧。”


  当然,“算错数”在现在已经不会发生了。电脑软件具备强大的自主算数功能,只要用鼠标做点选,系统就能自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但在90年代初何洪刚入职时,条件就没这么好了,“整个办公室才一台电脑,还不具备计算功能。”很多时候员工只能自己拿着计算器、笔和草稿纸来解决问题。“就跟学生做数学题一样,想好逻辑思路、列好计算公式,一步步算的。”何洪说。


  由于人工计算速度慢,大家会进行分工协作。已经退休的员工孟菊芳,算“零序电流”很有一套,于是得了个“零序大王”的称号。


  碰到较为复杂的计算问题,员工们会带着稿纸跑去专门的计算机房,待算好了再把数据誊抄在纸上带出来。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在那个超级计算机远未大范围投入应用的时代。


  有一次,碰到计算机无法计算的问题,孟菊芳带着两位同事,专程坐着绿皮火车到广东电力调度中心求助。“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我们要高,他们的调度中心买了更强大的计算机,算起来快得多。”


  而计算机以0和1两个数字来存储数据信息的方式,则源自打孔卡的延续。这种光滑的纸卡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近半个世纪内,存储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已知信息,这在史上无疑称得上是一项天才的发明。IBM公司也借此享誉世界。


  “打出来的卡片上是疏密程度不一的孔,这些孔就是信息。”54岁的陈晓兵还记得,有一次清理资料,卡片足足装了都好几麻袋。


  而对于更年长的调度员巩德军来说,他所依赖的计数工具则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算盘。1983年开始坐镇调度室,他所听到的声音通常有两种:一是叮铃铃的电话声,另一种便是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了。


  像何洪这样晚不到十年工作的,已经搞不清楚算盘“能不能算乘除法”。巩德军却在鲜有珠算基础的情况下,跟着老师傅学精了打算盘,“通常一个数据要反复算几遍,如果感觉不对还要跟电厂核对呢。”


  时代在变,工具在变,但调度人的细心却始终不变。


  电话调度的背后

  科技发展了,通信的责任更大了


  72岁的郭贤新已经退休12年,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留在了南宁供电局,其中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做过调度员。


  在他的记忆中,接电话是工作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两到三人一班,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左手拿个听筒还没等撂下,右手边的电话又响了。”他用狼狈来形容接电话的情形。


  上世纪70年代的南宁电网,以35、110千伏网架为主,最大负荷仅为3万千瓦,电网异常薄弱。一到刮风下雨天,设备受损停电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不值班的同事也都会自觉来单位,因为停电就意味着来电通话的数量增加。


  首府南宁的情况,折射出整个广西电网的发展水平。当时220千伏线路,只有零星一点,并未成型。


  1978年是个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能源方面重新调整水电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水电基本建设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成立水利水电规划小组,描绘红水河水电基地开发的宏伟蓝图。1981年,广西呈报的《红水河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报告》获国务院批准,据此规划,红水河上10座梯级水电站将陆续拔地而起,规划总装机容量达1100万千瓦。


  1981—1984年短短4年间,广西电网建设者先后建成了合山至柳州、合山至河池、柳州至桂林、大化至南宁、大化至恶滩等输变电工程。广西终于形成了南宁经西津、黎塘、来宾、柳州、合山、恶滩至大化,再接至南宁的220千伏环形网架。


  每天都盯着接线图进行调度作业的巩德军,对并不多的220千伏线路了然于胸。与之对应,还有同电压等级的10余座电厂、变电站。每隔一个小时,他要给这些电厂、变电站挨个儿去电话,了解负荷、潮流等情况,以便开展调度。


  电话若是无法接通,调度便无法开展。这背后,通信岗位的同事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努力。


  1989年入职通信科的俞晓民还记得,当时科室是调度中心最庞大的,人数达80多人,是现在的2倍。为了接通电话线路,他们负责设计施工微波站和卫星地面站,也就是俗称的“大锅盖”。


  当时,科室人员全广西跑,到山上找空地,架设备。“很多山都没路的,那草长得比人都高,都是我们看过之后,要建站才自己修的路。”俞晓民去的河池,8—10人一组,背着水壶干粮,带着指南针,扛着发电机、“大锅盖”就去了。


  当时,国内通信水平还不高,请来的施工队能建铁塔,但上面的通信设备却不会安装,只能电网人自己爬塔安设备。“所以我们这个科室为什么人最多,不光只出点子做设计,基建的活儿也要干的。”俞晓民笑称。


  当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手机远未普及。打电话不仅贵,还麻烦,路边还没有公用电话亭,要跑到当地电信局排队。电话卡还是打孔的磁卡,每打一次电话,卡上就留下一个小孔。


  “我们当时电力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一翻通讯录可以直接拨过去,完全无需人工转接。工作效率非常高了。”他至今还能熟练地背起当时经常联系的5位数的电话号码。


  据说,有个小伙子,跟系统内某个姑娘由于工作交流经常打电话,后来两人走到一起,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演绎了一段现实版的“电话情缘”。


  如今,微波通信已经被光纤取代。其好处是可传可控,且避免了地形限制。通信科的工作开始操作通信网管,成为需要熟练掌握通信、网络、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一门技术活了。


  “突然发现,通信科的作用更大了,责任也大了许多,不光只是通电话,更重要的是数据指令都从这里走。一旦网断了,可能短短的几秒钟时间,漏掉了关键的控制信号,会酿成电网大事故。”俞晓民说。


  系统自动化后,调度能做些什么

  强化分析和思考能力,确保电网安全


  做了20多年的调度员后,巩德军于2008年“转战后方”到运行方式科。“上夜班从不犯困”的他得益于良好的身体素质,打羽毛球是一把好手,在广西电网公司可是数一数二的。


  但也毕竟快50岁的人了,领导同事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吃不消。在软磨硬泡多次后,他终于同意了调岗,但有一条“必须还是做运行”。


  他说,看了那么多的电网接线图,记下了一本又一本的数据信息表格,一下子突然离开是舍不得的,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情愿去干与调度关联不大的工作。


  老同事陈晓兵正张罗着把历史资料扫描存档,巩德军看着“这些出生证”,心里升腾出一股别样的感情,“有些资料比我年纪还大啊,那是我的师傅们一手抄下来的。好东西啊,可不能丢了。”


  上世纪80年代的调度屏幕,其实就是一块“大拼图”。所有的线路、断路器都是画好的,然后一小块一小块贴上去。如果有新建或调整的接线,就让厂家做好板块替换之前的。“所以我们当时基本做不到实时监测,都是提前很多就想好要怎么调度。”


  而在这位老调度的经验中,这还不是最原始的调度屏。他还见过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下的接线图。这在如今80后、90后的调度员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年轻的何井龙,就是在巩德军调岗后的第二年走上调度席的。他一入行,步入眼帘的就是硕大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大屏幕上实时投影出电网负荷、潮流等情况。所有的信息都展现在调度员的面前,一目了然。


  那么,调度要做什么呢?对数据做分析和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应急的时候。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前夕,广西电力调度中心开始忙碌起来。当时,为了避免沿海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一线“全黑”,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决断“要不要给北海电厂停机”。


  如果系统不够完善,无法给出实时信息分析,仅靠此前的数据做决策,其结果很可能导致偏差。好在,新系统的智能化,让信息数据实时传递完全可以实现。调度中心运行方式科与电科院的专家决定,当场做仿真试验,以此摸清其中的逻辑。


  20分钟后,结果出来。专家们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停机结论,将可能的损失降低。


  亲历现场的运行方式科副科长孙艳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仍旧感到一些紧张与后怕。“我们就是要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绝对不能因为我们的判断造成更大损失。”他还清楚地记得,彻夜值班的同事,在下班离开调度台时,累到连路都走不稳了。


  实际上,随着经验的积累与软硬件设施的强化,广西电网在台风、冰灾等应急表现已经愈发从容。“一方面,经过多年来的网架改造,山上的线路能挪到山下就挪下来了,避免了冰雪的侵袭;另一方面,我们的风险管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都增强了。”孙艳如此总结归纳。


  纵观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底,广西电网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约17.2万千米,变电容量约16200万千伏安,相比2002年底分别增长了4.9倍和7.6倍,相当于再造了五到六个广西电网,更甭比40年前的数据了。广西电网主网架的“版图”呈现出500千伏电网以岩滩—平果—南宁—玉林—逢宜—来宾—桂中—沙塘—岩滩的“日”字型环网结构为核心,依托南方电网“西电东送”500千伏通道和南部沿海电源基地,形成了类“井”字型环网结构的“四横两纵”网架结构;220千伏电网依托50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主力电源形成以环网和链式结构为主的骨干网络结构;110千伏变电站覆盖全部县(市、区)。


  “电网的不断发展、调度技术的不断创新,都见证并支撑了广西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调度中心副主任崔长江表示,“将来,我们的电网调度,还会更多地运用‘云大物移智’等新的技术创新手段,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为南方电网公司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业绩卓越、广受尊敬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做坚强有力的后盾。”


  南网报记者 帅泉 通讯员 韦露


  》链接


  调度中心概况


  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隶属广西电网公司,代表南方电网公司在广西电网运行中行使调度权,是广西电网运行的最高调度指挥机构,是广西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发电调度、水库调度、继电保护、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的管理职能部门。调度中心以电网安全、经济、优质、环保运行为核心业务,主动承担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确保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近十年,有力支撑广西GDP增长190%。调度中心调管区域覆盖广西14个地级市,供电人口超过5500多万。截至2018年10月底,调度中心直调电厂79家,涵盖水电、火电、光伏发电、风电等类型电厂,统调装机容量达29937兆瓦;调管500千伏变电站1座,500千伏线路7条;调管220千伏变电站216座、220千伏线路550条。


  调度中心下设11个科室,分别是调度科、运行方式科、发电调度科、水调科、继电保护科、通信科、自动化科、技经科、办公室、党建人事科、网络安全科。现有职工176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2人,占比57.9%;党员123人,占比69.9%。


  历史沿革


  1958年,南宁电厂设立供电车间,下设供电值班员,负责协调各发电厂的发供电业务,以最初的方式履行电网调度职能。


  196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电业局调度室成立,1964年改名为南宁电业公司调度室,负责西津及南宁电网的调度业务。


  1966年,随着西津水电站第二台机组(5.72万千瓦)投产以及西津—柳州220千伏输电线建成投产,原南宁电业公司调度室升格为管理南(宁)—柳(州)电网的中心调度所。


  1980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广西电业公司中心调度所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局直接领导,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局中心调度所。


  2002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明确了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机构按上下级次序分为四级,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形成了总调—中调—地调—县调四级统一调度的管理体系。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电力调度,广西电网,改革开放40年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