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四川电力综合扶贫探索(一):马边扶贫的“三把钥匙”(图文)

作者:夏江 胡朝辉 李欣忆  2015-07-28

DSC_9321.jpg

  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学生们认真学习,快乐游戏。

image001.jpg

 

  电力扶贫强基础,产业扶贫续动力,教育扶贫斩穷根


  题记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全力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带领最后5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有力注脚。而如何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是扶贫攻坚战面临的难题之一。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作为社会力量,多年来依托电网建设,把综合扶贫的理念带进彝乡藏寨,破题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扶贫,探索出“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之路。即日起,我们将刊登该公司精准扶贫所探索的路径及所取得的经验。


  7月,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高石头村,索玛花抓住最后的花季怒放。一座座电塔,一根根银线,点缀山间。一大早,村里的养鸡场开始热闹起来,小鸡们欢快抢食。不远处的高石头小学传来琅琅书声,山坡上的核桃基地果实累累。崭新的水泥路上,满载木材的车辆正驶向山外的木材加工厂……


  这幕彝乡清晨美景的背后,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续开展深度扶贫的结果。抓住精准扶贫关键环节,打造“强基础,续动力,斩穷根”三位一体模式,该公司用“三把钥匙”,打开了马边脱贫致富之门。


  电力扶贫


  坚强电网扎牢发展根基


  时间回溯到2008年12月1日。这天,总投资85万元的春林村农网改造工程开工,正式拉开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扶贫马边县的序幕。2008年,省电力公司为马边量身定制了5年电网规划,估算总投资5.2亿元。


  2009年底,220千伏天宫庙输变电工程如期竣工投运。2011年初,烟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根据规划,到2015年,马边电网将形成以220千伏为电压支撑、110千伏为骨干网架,达到一个工业集中规划区或相邻几个片区有一座110千伏或35千伏变电站的目标,为马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电网”支撑。


  坚强电网的建设,为马边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马边以扶贫开发为主旨,突出工业、扶贫、交通三个重点,发展壮大磷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水电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林、茶、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


  在坚强电网的支撑下,马边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7亿元,增长9%。“电网建设在促进马边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马边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夫铁表示,“马边将加快水电工业发展,力争2年内全县竣工电站达46个,总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以上,确保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在电力扶贫的支持下,马边县——这座曾经的缺电贫困县,正在电力设施搭建中展翅起飞……“带着感情抓扶贫,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彝家山寨,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表示,“电力人用具体行动体现了一种执政理念——民生为本。把好事办到实处,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


  为长效脱贫延续动力


  建设乡高石头村,34岁的村民司杜杨机,早早来到自家核桃地,逐一检查地里的222棵核桃苗。“全都要活起来,一棵也不能少。”司杜杨机说,核桃苗是通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牵线搭桥后,由当地农业开发企业送来的。


  今年春节,养殖户阿迪啥批有了沉甸甸的收获。经过精心饲养,他饲养的500只蛋鸡陆续产蛋,已有5000枚鸡蛋被当地农产品公司收购。


  彝区增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电力扶贫建起了坚强电网,产业扶贫才能为贫困地区的长效发展添加动力。“不仅要解决他们现在的困难,还要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路。”为增强彝区自身“造血”机能,解决制约贫困群众经济发展的瓶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高石头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以扶持养殖蛋鸡为例,每只鸡1年产蛋期10个月,按每月每只鸡产18枚蛋、1元/枚的收购价计算,100只鸡按80%成活、投产率计算,一个月能产生收入1440元,一年能挣到近2万元左右,养殖周期结束后将淘汰蛋鸡45元/只销售处理,每户收益3600元左右,养殖户每年可获得收入2.36万元。


  目前,高石头村已有8户村民养殖了蛋鸡,6户村民搞起了生态猪养殖,还有42户村民加入了核桃综合产业开发合作社。随着产业扶贫的深入推进,高石头村的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了3000多元,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教育扶贫


  绝不让贫穷代际传递


  “我们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要让他们都学到知识成为栋梁。”2009年5月,省电力公司捐资135.87万元,将建设乡三溪村小学迁址重建,命名为“国网爱心希望小学”。“这彻底解决了周边数百名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三溪村希望小学老师高兴地说。“让每一个外出的父母心怀希望,让每一个留守的孩子有家的温暖。”针对马边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民建镇东光小学建设了一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与亲人打电话、上网交流,还可以阅读书籍、接受影像教学。


  2015年,新的一批电工技能培训班又将开班了。为在2016年前帮助高石头村实现脱贫目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提高全村人均纯收入为突破点,确立了电工技能培训、帮助组织劳务输出为主要帮扶方式。2014年组织首批电工技能培训后,参培人员家庭基本脱贫,在该村青年中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经对村民摸底,全村现有18岁至40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自愿参加电工技能培训的待业男青年57人。2015年计划对这部分男青年择优再举办一期电工技能培训班。同时,对2014年已参培人员持续开展技能深化培训,向“师傅”方向培养,逐步达到可带徒弟、带劳务队伍独立开展工作的水平。


  “‘外部输血’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唯有找准症结,变‘外部物资输血’为‘自我智力造血’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王抒祥表示,必须在扶智上下工夫抓落实。要把扶贫开发目标、扶贫开发内容、扶贫开发投入与扶智开发结合在一起,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贫困地区智力投资,建立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


  点 评


  一种有四川特点的社会扶贫方式


  单打独斗式的社会扶贫,很难起到好的效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扶贫过程中将马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以及当地群众的长远发展相结合,不仅构筑坚强电网搭建马边经济发展“龙脉”,更是从产业扶贫、劳务开发、智力帮扶等入手,带给农户的增收致富效果直接而明显。


  同时,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公司意识到必须把治穷与治愚相结合。建成希望小学、留守儿童中心、职教中心等,做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些都是很值得提倡的有益做法,为形成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社会扶贫方式提供了一种借鉴。这种借鉴的最终效应是让老百姓既增效又增智,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图片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

 

来源:四川日报

标签:四川电力,扶贫,电力扶贫,社会责任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