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能源将成中国对外投资主要方向 “走出去”获外部机遇

  2011-05-05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深化在能源、资源等领域互利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4月27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明确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国家发改委此番定调,意味着能源行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向。

能源渐成对外投资重点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即使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下,对外投资仍然逆势上扬。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6.3%.本次会议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显示,从近三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投资于农业、采矿业和能源业的比重有了较大增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部长徐伟表示,这反映出原材料和自然资源开发等领域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海外投资并购的案例层出不穷。其中亦不乏赚得盘满钵满者的身影。

加中贸易理事会执行理事高诗如向本报透露,2009年投资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股份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如今这笔股份已实现当时投资额近3倍的市值。

在孔令龙看来,能源企业“走出去”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的保障,使国内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也为投资所在国带去了资本和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当地的收入,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这将为推动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的政策动力。

孔令龙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出台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包括落实企业投资的自主权,减少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和良好的金融服务等内容。

在税收方面,与会的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张志勇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服务指南,利用网站、报刊、12366税收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大厅等载体,拓宽税收宣传和涉税信息的发布途径,更好地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税收政策指引和涉税基础信息。

“下一步,要重点推进资本项目改革,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管理司司长孙鲁军在会议发言中表示。

“走出去”要学会趋利避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难得的外部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战略性新兴产业呼之欲出。危机后,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侯云春表示,这些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与会官员和专家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自然灾难频发,社会和政府动荡增多,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指出,此外,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全球资本流动性增加,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他看来,这些不利因素将加大中国企业尤其是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难度和投资风险。

有消息称,今年初利比亚政局的动荡造成中国企业损失近200亿元。而其中大部分项目为石油、水电等能源项目。这为中国企业掀起的“走出去”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为此,董松根建议,中国企业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相关国家的投资环境和法律制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将“走出去”的风险降到最低。

“首先要紧紧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密切关注新能源等新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实现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董松根指出,其次是关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如服务业、新能源、矿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

董松根表示,再次是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依法经营,同时要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最后是要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提高安全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努力增强防范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董松根说。

其观点得到了侯云春的认同。“我国企业要学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高度重视‘走出去’的风险防控,大力提升国际经营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侯云春认为,我国政府也应采取积极的得力措施,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切实解决企业的困难,维护其海外利益。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标签:能源,对外投资,机遇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