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件纵览 > 国网政策文件

国网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2007-02-08

华北、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为了更好地指导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工作,现将《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予以印发。请各省(网)公司依据规划纲要内容编写本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于2006年3月1日前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核准。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电网公司(印)

二○○五年十月十四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则

随着农网“十五”科技规划的实施和农网改造工程的全面竣工,农网结构更趋合理,“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农网科技含量普遍提高。农网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保障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高农电企业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十一五”农网科技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农网科技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科技发展要求,特制订本纲要。

一、编制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规划及远景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安全、服务、效益为核心,以解决农网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以科技投入为保证,以同业对标为手段,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契机,全面提高农电企业综合技术实力,推动农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大力推行“科技兴电”战略,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加大农网科技投入。

(2)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建设。

(3)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因地制宜、符合国情。

(4)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需求相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5)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四新”技术。

(6)坚持降损节能、保护环境、节省耕地,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7)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第二章  现状

一、科技项目成果显著

“十五”期间农网共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立项的软、硬课题研究项目7个,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下达的科技项目546项,完成各省(网)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731个,获各省(网)公司科技进步奖项169项,有力促进了农村电网的健康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农网科技项目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近12.8亿元。

二、电网更加坚强

通过“十五”农网科技规划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网布局,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网损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十五”期间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实现双电源供电的35kV及以上变电所的比例达到46.95%,县城电网10kV环网供电比例达到29.23%,基本实现了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电网布局结构,大幅度缩短了中低压电网的供电半径。“十五”期末110(66)kV和35kV电网容载比平均值均达到1.9,110(66)kV主变压器二次侧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3,35kV主变压器二次侧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0。农网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农网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达95.5%以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达到60%以上;实现开关无油化的35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到58.8%;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装置占有率达90%以上,无人值班的35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49.5%;35kV及以上小型化变电所占有率达25.6%;推广使用了782个35kV箱式变电所;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调容配电变压器得到了应用;基本淘汰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过励磁变压器、铝线圈变压器、多油开关、阀型避雷器、电磁型保护装置。

四、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十五”期末,农网613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其中通过实用化验收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达538个;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26个;完成调配合一自动化系统建设25个。

多种形式的通信方式在农网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十五”期末,共有102个县建立了公用网通信系统,588个县建立了光纤通信系统,146个县建成了微波通信系统,92个县建成了一点多址通信系统,243个县建成了扩频通信系统,713个县建成了载波通信系统,12个县建成了卫星通信系统。

五、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普及应用,效果显著。技术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得到了广泛使用;生产管理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应用。“十五”期末有970个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有666个县建立了生产管理MIS系统,有540个县实现了负荷控制和需求侧管理,有1270个县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系统,近565万用户实现了集中抄表管理。

六、农网线损率、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指标逐年改善

“十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的农网建设与改造,不断采取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措施,农网线损率指标得到不断地改善,“十五”期末农村低压线损率达到12%左右。

“十五”期间,农网系统的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变电所内电容器补偿容量占主变容量的比例达到15.2%,安全性评价、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各类电压监测仪及供电可靠性管理软件得到推广普及,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十五”期末农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5%;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RS-1达到了99.2%,RS-3达到了99.6%。

七、农网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发展

“十五”期间通过不断加强农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网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五”期末农网专业技术人员占农网总人数的比列达到27。47%,比“九五”期末提高6.19个百分点。

八、存在问题

(1)农网科技发展的长效投资机制没有形成,限制了农网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农网科技进步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农网系统、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地调动,针对农网系统生产运行和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较少,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现有的农网科技队伍,还不能满足农网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

(4)农村电网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不够健全。

(5)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规约,重复开发、孤岛运行,造成资源浪费。

(6)安全生产和农村安全用电缺乏先进有效的控制手段。

第三章  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农网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与农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密切结合“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及“同业对标”工作安排,切实提高农网在电网建设、供电质量、节能降损、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四新”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科技水平。继续加强农网建设,调整网络布局,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提高农网整体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加强“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实现农网安全、经济、优质、可靠供电,满足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的用电需要。

一、电网建设目标

1.电网结构建设目标

(1)35kV及以上变电所双电源供电和县城10kV环网供电目标:

地区    双电源供电率(%)    县城环网供电率(%)

东部    100    100

中部    90    80

西部    80    60

注:东部地区指:京、津、沪、苏、浙、鲁、闽;

西部地区指:陕、甘、宁、青海、新、川、渝;

中部地区指:除东部、西部、内蒙、西藏外的地区。

(2)110(66)/10kV电网优化供电半径目标:

负荷密度σ(kW/km2)    15~30    50~100    ≥150

平原地区(km)    13~10    8~7    ≤6

山区(km)    14~11    9~8    ≤7

(3)35/10kV电网优化供电半径目标:

负荷密度σ(kW/km2)    15~30    50~100    ≥150

平原地区(km)    10~8    7~6    ≤4

山区(km)    11~9    7~6    ≤5

(4)低压电网供电半径目标:

村镇用电设备容量密度(kW/km2)  <200    200~1000    1000

合理供电半径(km)    0.7~1    <0.5    <0.4

注:用电设备容量密度等于供电区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与供电区面积之比。

2.变电所建设目标

变电所无人值班率目标:

地区    110(66)kV变电所无人值班率(%)    35kV变电所无人值班率(%)

东部    100    100

中部    90    80

西部    70    70

3.一次主设备建设目标

变电所开关无油化率及有载调压主变覆盖率目标:

地区  35kV及以上变电所开关无油化率(%)    35kV及以上变电所有载调压主变覆盖率(%)

东部    100    100

中部    90    80

西部    70    70

二、供电质量目标

农网供电质量目标:

地区    居民端电压合格率(%)    供电可靠率RS-3(%)

东部    96    99.8

中部    95    99.5

西部    94    99.4

三、节能降损目标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损、环保技术,淘汰高耗能变压器。中压综合线损率降到9%以下,低压线损率降到11%及以下。10kV母线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的目标。

四、自动化与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1)建成1400个县调自动化系统,1200个县调自动化系统达到实用化要求,实现调度自动化建设及实用化率建设目标:

地区    建成调度自动化比例(%)    县调自动化系统达到实用化比例(%)

东部    100    100

中部    85    80

西部    60    50

(2)新建35kV及以上变电所全部实现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

(3)完成农网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导则、模式及标准化设计规范的制定。每个省(网)公司建成2~3个县城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工程。

(4)开展农网负荷管理系统建设。

五、科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目标

(1)建立健全农网系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推动农网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对硬件支撑环境、数据支撑环境、业务功能需求与信息安全防范等功能进行统一规划的农电企业综合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实现企业信息资源整合。

(2)基本建成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营销与客户服务系统,并达到实用化要求。

(3)100个县完成农电企业资产维护管理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4)100个县完成基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DGIS)的农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工程建设,并完成DGIS建设模式及标准化设计规范的制定。

(5)100个县完成信息资源整合示范工程建设。

(6)300个县完成电压无功优化试点工程建设。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推广项目

一、电网建设

农村电网建设应以电力市场为导向,以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及远景规划为指导,不断优化电网结构,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建成网络可靠、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通讯完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安全、可靠、经济的农村电网。

(一)主要任务

1.农村电力网建设

农村电网的建设应充分重视电源点的布局,合理布置变电所,优化变压器容量配置,保证合理的供电能力,缩小供电半径。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小水电、小火电、风电等当地电源优势,实现水火互济,优化网络布局和潮流分配,努力做到电力电量分区平衡,减少电网损耗。

优化电压等级组合,逐步实现以220kV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110kV(66kV/35kV)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坚强农村电网,并满足N-1的供电要求。

高中压配电网络主网架结构要按照长期规划要求建设。新建变电所应按无人值班变电所要求设计,坚持占地少、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灵活的原则,按结构紧凑型、设备无油化、控制智能化模式建设。

中低压配电网逐步实现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环网供电,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城电网逐步建成馈线自动化和配网自动化网络结线,因地制宜地采取单相—三相混合配电模式。

积极推广应用低压集束导线,逐步实现低压线路绝缘化。

2.一次设备建设

积极推广采用无油化、智能化、自动化、可靠性高、节能环保和少维护的一次电气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复合绝缘材料制造的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子;加快主变有载调压改造步伐,完善35kV及以上变电所的调压措施,提高电网的科技装备水平。

积极推广变电所自动无功静态和动态补偿新设备;加强配电变压器的随器补偿、10kV及以下线路分散补偿及用户侧无功补偿;大力推广节能型、环保型配电变压器,提高农网节能降损水平。

(二)研究及推广项目

(1)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推广应用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和35kV~110kV(66kV)变电所典型设计;推广应用10kV~110kV(66kV)组合式箱式变电所。

(6)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研究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推广使用11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推广应用外露带电体绝缘化的配电变压器。

积极推广使用配电变压器用新型熔断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推广应用复合绝缘材料制造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子。

(7)制订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二、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建设

(一)自动化建设

1.主要任务

(1)推广应用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集中抄表系统。

(2)修、制订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建设规范和实用化验收规范。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区域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典型建设模式。

(3)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建设具备自动化系统数据、继电保护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语音业务数据和视频业务数据交换功能的县级通信网络。

2.研究及推广项目

(1)研究适合于农网特点的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功能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方案,特别是FTU模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积极开展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应用试点,在城区、重要城镇、工业园区等区域努力实现配网自动化的DA(馈线自动化)功能,努力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监控功能和就地控制功能,因地制宜扩展管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2)积极推广使用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等技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大、中、小型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建设完成600个实现SCADA功能的小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4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等功能的中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200个实现SCADA功能、电网应用分析(PAS)、电能量计量、配网自动化等功能的大型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

(3)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

(4)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

(5)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信息化建设

1.主要任务

建设农电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包含县供电企业计划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电网运行、市场营销、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决策管理、监督管理、供电所管理等子系统的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努力实现农网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实用化。

2.研究及推广项目

(1)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2)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农网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农网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

(3)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

1.主要任务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农网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农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资产维护管理系统,积极推广和开展状态检修、在线检测、状态评估等设备优化检修技术、降损节能新技术、输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和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及干扰抑制、污染治理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线济性、灵活性及电能质量水平,建设节能、优质、安全、可靠的数字化、信息化农村电网。

2.研究及推广项目

(1)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2)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督、分析和诊断,实现设备的优化检修,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推广应用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和带电作业设备,努力提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4)推广应用降损节能新技术;研究开发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及配电网络线损在线计算软件,有效降低电能损失;推广农村电网电压和无功综合调控方法,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新技术,采用电压无功的综合调控方法,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5)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和分析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抑制干扰和降低电能污染的控制措施。

(6)开展电网故障、负荷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经济运行和环保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7)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作业工作,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预控系统,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8)研究推广中低压配电网防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9)研究推广农网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和防盗窃的技术措施。

四、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

1.主要任务

以省(网)公司为单位,统一规划,建立规范统一的农网市场营销和服务信息整合平台,进一步拓宽农网市场。逐步规范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工作流程,为达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宗旨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2.研究及推广项目

(1)制订营销信息管理规范;完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95598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系统等数据整合平台。

(2)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建设具备电能计量、电费回收、业扩报装、决策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3)全面推广具备用户咨询、查询、事故报修、投诉举报、停电预报、业扩报装等功能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农网服务的信息化和社会化。

(4)研究开发用电需求侧管理系统,对受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用户加装负控装置,逐步实现农网重要负荷的有效监控。

(5)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使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6)研究开发农网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着重解决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电、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交以及网上业扩报装等问题。

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主要任务

按照农网发展的需求,实施农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建立人才专家库,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保证农网科技人才基本满足农网发展的需要。

2.研究及推广项目

(1)制定农网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2)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利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科技素质。

(3)提供优惠的用人条件,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广泛吸收大学和专科毕业生到农电企业工作,为推进农网的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培养一批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在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市公司建立农网科技人才专家库。

第五章  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技创新和发展机制

1.加强农网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将农网科技工作与各级领导的业绩挂钩,加大科技工作的实施力度。

2.农网科技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资源配置,实现人员、资本的有效利用。

3.省(网)公司应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公司的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将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确保科技项目的有效实施。

4.制定《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形成较为完整的农网科技管理体系。

5.定期向社会发布农网科技项目实施、技术创新进展情况以及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整合研发资源进行课题攻关,提高技术开发与创新实力。

6.加大“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科技园地’网站”对农网科技情报和信息的发布力度,使之成为技术咨询、经验交流、情况沟通、技术推广和标准发布的重要渠道。

7.农网科技工作应实行自主创新与引进科技成果相结合,内涵发展与外向联动相结合,依靠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人员与群众性合理化建议相结合的机制。

二、加大农网科技投入

1.农网科技工作应纳入省(网)公司科技发展计划,统筹安排科技投入资金。

2.省(网)公司应设立农网科技发展基金,用于农网重大科技项目和日常科技管理工作,确保农网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

3.省(网)公司应积极推广应用成熟适用的“四新”技术,并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用于农网科技进步的再投入,形成农网科技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4.县供电企业每年安排的科技专项资金应不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0.8%。

5.各级农电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对农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不断拓宽经费渠道。

三、建立科技工作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使用的激励机制,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科技发展环境。

(1)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人才有关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农网科技人才库,建立一支农网软科学、标准研究、技术开发的研发队伍和农网新技术、新装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队伍。建立人员优化机制,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3)设立农网科学技术奖,定期评选优秀科技项目,对于引进和应用“四新”成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

建成公司系统农网科技进步示范县,在典型示范的基础上,创建“农网科技进步先进县”,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加强技术标准化管理

(1)制订和修订农网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农网工程建设、电网运行、生产运营和优质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发挥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最大效能。

(2)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在农网推广使用取得有效技术检测认证证书的技术和产品。

六、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开展国内外农网学术和技术交流、技术设备展示、技术培训等活动。

七、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农电所、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农电所等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在农网科技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发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农网科技工作方面的桥梁作用,形成为农电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的服务体系,推动农电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加快自动化、信息化等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标签:国家电网,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