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航天梦 中国梦

——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有感

作者:杨春  2016-10-18

  10月17日7点30分,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中秋之夜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393公里高的近圆轨道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将完成十余项高精尖的实验任务,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


  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飞到宇宙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们中国的航天梦在继续延伸,作为一名国企员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深深地为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骄傲!为我们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沧桑历史,最终却落个火箭几乎为零的下场。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们和的航天工作者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1964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遥远星空传来悦耳动听《东方红》,国人奔走相告,彻夜欢呼,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航天在艰难中步向辉煌!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仅仅7年后的1999年11月21日,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世界震动了! 到2016年的今天,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又一次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它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试验室,开启了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30天的太空驻留。


  2016年,恰逢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蒸蒸日上,在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尤其是“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和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象征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在航天事业长期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我们学习。


  今天的飞天梦圆,预示着明天的强国梦圆。“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十一”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是强大的,向全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充满智慧的国家。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辉煌的成就,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中国航天蓬勃发展背后的艰辛历程和孕育出的宝贵航天精神。这种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今,我们这一代人,不可选择地生长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的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大潮滚滚向前,巨浪奔涌,泥沙俱下。作为国有供电企业的一名员工,当我们沉浸在“神十一”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有这样的时代楷模在感动着我们,召唤着我们,有这样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我们,使得我们永远不会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战胜平时琐碎的生活上的烦恼、学习上的难题,工作中的种种难关,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挥电力企业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排头兵的作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立足本职岗位,提升自我,努力供好电、服好务,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