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端午感怀

作者:杨春  2016-06-12

  芒种割麦忙,端午艾粽香。


  “买粽子,买粽子了……! 大街小巷的叫卖声提醒我,又是一年端午节到了。


  朋友的手机短信送来端午节的祝福和快乐;街边小店上挂绚丽多彩、精致飘香的香囊,散发着端午节的味道;大小商场、超市琳琅满目、包装各异的粽子也在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次”抱石投江“的壮举,在古老的华夏历史长河中溅起了璀璨夺目的光华,一首《离骚》、《天问》、《九歌》等留下了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也将端午节写在了老黄历的5月。端午节,这个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历代文人墨客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给端午节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徜徉其中,不仅是我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而且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中把这个特殊的节日演绎的更加丰富多彩: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白芷,喝雄黄酒。表达怀念之情、思乡之情、思亲之情,表达美好期盼、美好祝愿。”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清代儒学大家谢墉在京城做官时,他念念不忘家乡的粽子,一首诗不仅描写家乡粽子的制作工艺,而且借粽子倾吐了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肉粽的妙处。也更将如今的端午节不仅止步在节日的舌尖上,停留在亲情中,而是让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赋予了现代文明和时代经济的元素,给予了商家赚钱机会。


  让舌尖的味蕾刺激我们每一个人麻木迟钝的细胞神经吧,在祝福中感悟端午,在诗词中感悟文化,在追忆中拜祭屈原的亡灵,感受屈原的温度!在端午包粽子享亲人团聚之乐中感悟亲情的可贵,在赛龙舟表达国泰民安的举国之乐中感悟幸福来之不易。感悟历史、感悟屈原,感悟他忧国忧民的双眸;读懂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种百折不挠,不遗余力、苦中坚持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体味着他因报国无门而惨投汨罗江千般痛楚的悲壮心情。


  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包粽子包含着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以及它所代表的爱国情怀,挂艾叶香蒲、五彩线等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意识,赛龙舟则体现团结互助、步调一致、勇于进取的精神……不管形式如何多样,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始终是统一的、不变的。历史永远铭记,”城破心欲碎,与石投怒江。化作清风去,以死殉国殇。“屈原怀揣《怀沙》,纵身汩罗江,以死明志、以死警世,以死不辱国家,以死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以死诠释了一个民族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魂,他的这种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这种忧国爱民的精神,震撼了一个民族探索真理的心灵,挺起了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他的《离骚》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怀,体现了一个始终关注着时代发展、参与时代变革的政治家高尚的精神追求与峻洁的人生品格。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将爱国作为每个公民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不分时代,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以端午节形式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时代主流的召唤。端午节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需要一代代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悠长而奋进的爱国史。包括屈原在内的伟大名字赋予中国人民砥砺艰难、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而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让端午节这样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爱国精神不断弘扬。抚今追昔,端午节作为传统文化节日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炎黄子孙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之一。


  今天,人们在欢度端午节的时刻,应该记住民族史上的爱国英雄,记住血浓于水的亲情,记住自己的中华民族。它是一种爱国力量的延续,一种品格精髓的升华!


  让我们每一个人把这种情感和精神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拼搏力量,呐喊出民族铿锵的声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感恩惜福,敬业报国!


  让我们每一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把这份情感和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了铭记历史,为了子孙,为了中华民族。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眉县供电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