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从结婚嫁妆看农村变化

作者:张友情  2009-10-09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农村结婚嫁妆日新月异的变奏曲,突显时代风尚与生活质量飞跃进步,客观反映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学的发展与壮大。

60年前:“三洋” 、“三木”

听奶奶说过,解放前,农村女孩子出嫁是没什么嫁妆的,结婚嫁衣普遍是“三洋”,即洋布、洋褂、羊袜子,带新娘的交通工具是小毛驴,部分贫困农民家庭女儿出嫁几乎是净身出户,女方家父母向男方家要点聘礼(卖身钱)以维持生计或为儿子娶亲筹钱。那时女青年出结婚嫁妆普遍是“三木”,即:木桌 木桶 木箱子;随嫁妆一起带在身边的是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梳头镜子、布鞋、简单的四季换身衣,条件好点的增加了收音机,闹钟,这类嫁妆延续时间相对较长。

80年代:“三转”“三响”

八十年代,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父母大都不再拿男方的聘礼来补贴家用,已进入赔本嫁女儿时期,结婚嫁妆是“三转”、“三响”, “三转”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响”即: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嫁妆变化节奏也逐步加快,开始讲名牌,如:手表要钟山牌、收音机都要上海产的名牌。八十年代后期,有的家庭电视机由彩色替代黑白,甚至有的家庭用上了电话、大哥大。

90年代:“三金”、“三件”

到了九十年代,村姑出嫁的嫁妆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婚嫁妆升格为“三金”、“三件”,“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三件”为彩电、冰箱、洗衣机。现代化的家具替代了原始的木制家具。比如洗衣机、电风扇、电饭锅、电冰箱、彩电、高级沙发、高级床垫,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在部分农村,本地小伙要想娶到本地姑娘,家里没有新盖的楼房是绝对不行的,否则只能娶外来妹了。

如今:“三子”、“三技”

新世纪将这个多彩的世界带来了全新的价值理念,村姑的嫁妆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嫁妆层出不穷,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子”,即:“房子、车子、票子”,条件相对可以的家庭,在女儿出嫁前就为以后生活考虑,如果男方条件差一点,要为女儿住处、出入着想,如果男方条件可以,该有的几乎都有,那么,嫁妆也很简单,是一张6位数或者以上的存折,这样家长也就放心女儿今后的生活也就衣食无忧了。值得庆贺的是与“三子”另类的嫁妆---“三技”,即:技巧、技能、技术。如有的家庭陪给女儿的嫁妆是一张大学文凭,有的是一台农业机械,有的是一台电脑和科技书籍。

嫁妆从生活用品过渡到先进的生产工具、科学技术,说明农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体现当代农村追求更高、理想更大、前途更广。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农村变化,结婚嫁妆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