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李辉当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图文)

  2024-03-05

  ● 央视纪录

W020240305362690992682.jpg

  李辉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视频截图)

W020240305362691018309.jpg

  李辉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现场。(视频截图)

W020240305362691017658.jpg

  李辉(左)跟团队成员分析继电保护原理。(资料图片)

W020240305362691021399.jpg

  李辉(中)跟团队成员在讨论工作中遇到在难题。(资料图片)

  南网报讯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重磅揭晓,南方电网公司李辉获此殊荣,这是公司首位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员工。3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和40位提名人选。

  李辉是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变电修试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在平凡岗位上,李辉忘我钻研,努力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他从事继电保护专业工作32年,带领团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完成成果转化26项,主导制定2项国家标准,拥有6项行业首创技术。多年来,李辉深入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岗位,拼搏奉献,逐步成长为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能专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等荣誉称号,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发布仪式上,李辉讲述了他一步步成长为电网的“神经内科医生”,解决电网“疑难杂症”,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精彩故事。云南地区小水电上网密集,容易导致局部电网设备损毁事件发生。为此,李辉组织开展项目攻关,研发了一种能在千分之一秒内采集问题,在百分之一秒内完成计算、分析并发出操作指令的“微机保护装置”。这个毫秒级的“神器”,有力支撑了国内第一个面域达180平方公里“区域保护及自愈系统”的开发建设,极大提升了边远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让电网设备维持健康运行状态,做最好的继电保护技术工,就是我的人生价值。只要诚实劳动,勤奋工作,相信广大工友都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辉说。

  据悉,本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自2023年9月启动,组委会在各级工会广泛推荐的基础上,于今年1月13日揭晓50名“年度人物”入围人选。经专家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定,共推选出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和40位提名人选。

  南网报记者 袁帅

  【央视说】

  当我们形容差距极其微小的时候,会说几乎分毫不差;当我们感慨时光飞逝的时候,会说要争分夺秒。而在大国工匠们的世界里,1毫米还可以继续分成1000微米,1秒还可以继续分成1000毫秒,他们的尺度更精微,他们的时空也更宏阔。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国工匠,他用30年的时间,成就的是电光火石的一瞬。

  创新创造 三十年守护万家灯火

  2023年12月2日上午10时,位于昆明东北部的一座变电站突发系统故障,导致跳闸断电。

  此刻,周边乡镇上千户居民用电受到影响,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紧急调派李辉赶赴抢修现场。

  李辉同事:先检查了回路,装置、绝缘都是好的,找不到问题在哪里。

  眼前这繁杂的二次回路,由大量元器件构成,每一条接线,每一个控制器,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李辉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凭借丰富的经验找到故障点。

  李辉:当时我是怀疑,我们的一只继电器,它受到扰动了以后,它没动到底就快速地返回了。这种情况不多,但是有这个可能。

  要验证这一判断,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用导线模拟发生故障的瞬间,毫秒级的精准链接。这是李辉30年练就的手感,电光石火般的一瞬,故障的根源找到了。

  李辉:像我们天天和这些继电保护装置打交道,对于它的动作时间是非常敏感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

  随着供电网络的快速延伸,电力检修工作强度也在逐年加大,每一次供电投产前检修工作都要争分夺秒。但当时的仪器,每次只能检测一组电气量。

  李辉:我们就晚上12点开始干,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5点多了,实际上大家都很疲惫。所以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要是有这么一块先进的仪表,一键完成同步测量,那这个任务可能就可以很快完成了。

  繁重的一线工作结束后,李辉就把自己关进实验室,拆解检测仪表,边学习边试验。将原有的逻辑电路不断扩展整合,再带着试验样机回到变电站验证,不断向技术的极致发起挑战。

  李辉的徒弟宋庆林:有时候也觉得困难太多,干不下去了,李辉师父就过来跟我们说,不要去想那么多,干就完了。

  如今,搭载着国产高精度芯片和智能算法的测试分析仪,成功运用到变电站投运前的检测当中,将检测时间从六个小时缩短到了一个小时。

  李辉:它的测量范围,是传统仪表的10倍,当用它来测量500千伏、220千伏的大型变压器的时候就游刃有余了。

  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让创新从不止步,李辉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完成60项技术攻关,获得50多个国家发明专利。供电网络翻山跨河将每一座城市村庄联通,李辉用三十年默默地执着坚守,守护着彩云之南的万家灯火。

  从新手学徒到行业专家,李辉的成长之路上,充满着挑战麻烦的勇气,更有着破解麻烦的能力。三十年在绵延的大山中,他就是这样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如星。

  (总台央视记者 李欣 李炜 常江 陈旭 张昊)

  ● 记者手记

  极致的专业与坚持让人安心

  第一次对李辉电话采访,被他惊讶住了。后来回想,为什么李辉能当选“大国工匠”,其实在那次采访中,答案就已浮现。

  当时,刚刚通话没几句,面对几乎还是陌生人的我,李辉就问我:晚会环节,他可不可以带他的徒弟们一起上台。他说,现在取得的很多工作成果里,他的徒弟们都付出了很多。

  听了这话,我很佩服,不藏私,有格局。随着工作深入,我对李辉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有一场戏,需要拍摄他讲课,要找两三个年轻人当学生。这场戏拍摄之前,我跟李辉老师说,讲课不用真讲,不录声音,只拍镜头,拍个20分钟就行了。但是,就是这20分钟,李辉老师不愿意浪费掉,他竟然真的认认真真给这群刚毕业的年轻人,讲起了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还给他们解答提问。

  当我们把这组镜头拍完的时候,李辉老师跟我说,等一下陈导,我有一个地方还没讲完,我想给他们讲完。我听后很感慨,他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想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做点什么。

  还有一次采访,李辉讲了一个瓦斯继电器损坏导致故障。我问,那换个新的继电器就行了?他说不是,要换一个经过测试没问题的继电器。

  一般人觉得新的等于好的。但是在他这里,新的不一定等于好的,谁也无法保证出厂装置百分之百没问题。所以必须是经过测试,没问题的继电器。严谨的表述下,隐藏着他对专业极致的追求。

  从李辉老师身上,我也看到的韧性和坚持,严谨和热爱。我想,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一座座变电站,有一个人,带着一群人,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在工作,这样的场景,应该会让用户很安心。

  (央视总台记者 陈旭)

  【记者说】

  从“南网工匠”到“大国工匠”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日前揭晓,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变电修试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李辉当选。随着节目的播出,李辉的名字和他的专业——继电保护也让更多老百姓知晓,而以李辉为代表的能源电力人守护万家灯火的故事也收获了无数点赞。

  从学徒工到技能专家,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李辉坚持32年,一直做的一件事就是创新。他说:“我认为工匠精神的基石是敬业、灵魂是创新,发明创造和创新工作不只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情,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也可以做到。”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0余年来,李辉和他的团队完成技术攻关6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解决国际性难题1个,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拥有行业首创技术6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凭借此,李辉的事迹受到媒体关注,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从第一届“南网工匠”到“感动南网”,从全国的技术能手到劳模到中华技能大奖,再到如今的“大国工匠”。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弘扬国企先进精神,积极建设“知行”文化,着力打造文化管理强、价值共识深、传播影响广的文化强企,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李辉正是“知行”文化的契合者和典范。

  儒家经典《周礼》关于“工匠作为”的专章《考工记》,其绪言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是赋予能发明创造的工匠以的地崇高的地位。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点石成金、匠心赋能,将平凡的琐事做细做精,凭勤业绽放魅力,用时效体现价值。从小处言之,他们驱动着身边的技术革新,从大处言之,他们驱动着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点滴实现。

  如今,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讲述新时代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故事,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篇章,是“高质量发展”命题作文之下的“巧者述之”,也是献给千千万万产业工人的劳动壮歌。

  南网报记者 陈克迁 刘杰

  【李辉说】

  谈师傅:

  我能有今天,离不开他们

  一个师傅叫张美刚,是上海知青,当时40多岁,工作服总是干干净净的。张师傅的特点是技术好,胆子大,很多人不敢动手的回路调试工作,他轻轻松松就能搞定。我很感激张师傅,他带我的时候,先是讲解一遍技术要领,然后就让我动手,而他只是在旁边看,只在我做错的时候,他才示范一遍。跟着张师傅,很容易锻炼动手能力。

  一个师傅叫余正明,当时50多岁,技术很好,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从几伏的蓄电池电压到照明电压,再到高压,我们都要打交道。记得当时检查装置,我们年轻员工往往只是检查正在使用的继电器接点,但余师傅却不同,总是一个一个地把接点全部检查一遍。有时候我们年轻员工私下抱怨余师傅是“多此一举”,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些抱怨也会传到余师傅耳朵里,但他并不生气,只是不紧不慢地告诉我们:“你们还年轻,没有经过教训,还没有真正懂得安全生产规范的重要性,等你们也当师傅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我还有一个女师傅,叫郭光兰,当时她是班长。郭师傅做事特别细腻,也特别认真负责。有一次检验保护装置,当班的电力运行人员把停电检修的设备和正在运行的设备——两种设备的现场指示弄反了。我当时生产热情相当高,接到工作任务后,就没有等郭师傅,兴冲冲地赶到现场准备做传动试验。刚刚要去短接一只继电器的接点,恰好比我走得慢的郭师傅赶到了,一把抓住了我的手,原来她只是用眼睛一扫,就发现指示牌搞反了,及时保护了我。除了工作,郭师傅还很关心我和工友的人际关系,经常指导我如何为人处世。有时候说话得罪了同事自己却不知道,郭师傅就像自家长辈一样给我指出来。

  我的这些师傅虽然性格不同,技术风格不同,但也有几个特别鲜明的共同点:特别注重安全生产,真正把安全生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得很单纯,对物质待遇什么的,他们都不怎么放在心上,从来不去攀比;对自己的技术都很骄傲。

  谈自己:

  专注于心,人生才有价值

  比起荣誉,我更看重自己专业技术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这些年来,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认为对的事,我生命的价值已经跟南方电网公司以及这个大时代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很多人觉得李辉这个人很累、很苦。其实,我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崇高,我只是努力做自己喜爱的工作、喜爱的专业,别人眼里的很苦很累,其实对我而言,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表达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傍晚,我登上长虫山,看着山脚下的万家灯火,我突然感动得流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人生产产品,农民种植粮食,战士保卫祖国,三百六十行,都需要人去努力。因此,我特别想和年轻人说的,就是一个人要尽量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不要受名和利的短期干扰,不要轻易半途而废。专注于心,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也是有价值的。

  南网报记者 刘杰 通讯员 曹春霞 王宇 整理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李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