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福田“超能电战队”(图文)

平均年龄32岁,一份“10千伏线路零故障”的答卷

作者:文/ 周薇 杨翠晓 图/ 皮昊书  2016-09-29

1.jpg

   工作人员在电缆沟里进行电缆路径核查工作。

2.jpg

 工作人员正在查找电缆故障,精确定点。
 
3.jpg
 
  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工作人员用红外测温仪对电缆运行温度进行测量,避免电缆过热导致着火、跳闸等事故。
 
 
  夜色渐深,眼见台风的猛力把路边碗口粗的树木一扫即断,几个小伙子仍尽全力拉着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棚子的四角,保证棚下电缆沟内的抢修作业顺利进行……
 
 
  这是2012年强台风“韦森特”过境时,福田供电局的年轻人在一线保供电的场景。时隔4年的今夏,当更凶悍的台风“妮妲”正面来袭时,电网却安然无恙、有序运行,福田供电局配电部副主任的马楠说:这一次交出的是台风过境期间,区内“10千伏线路零故障”的答卷
 
 
  面积近78平方公里的福田是深圳的中心之城。深圳面临用电的“三高”(高供电可靠性、高负荷密度、高电能质量)需求,在福田表现更为明显,连年来负荷屡创新高,新增用电需求不断攀升。福田供电局上下仅170人,任务重、压力大。但这支人均32岁的“超能电战队”,不畏苦不怕难,矢志耕好脚下这片“田”。
 
 
  “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在商业繁华的福田,光是10千伏中压线就有707条,变压器近6000台,电表50多万块;此外,这里大型活动频繁,诸如每年举办的文博会、高交会、政府“两会”以及马拉松等,电力保障不容有失。
 
 
  “区位特殊,我们也因此承担着更重的任务。”作为该局的当家人,福田供电局长黄慧山将企业文化概括为“耕田文化”:他们所“种”的不仅是“试验田”“服务田”,还是“责任田”“梦想田”,所付出的艰辛也难以为常人道。
 
 
  以该局配电部为例,3个班共67人,技术骨干以85后为主,90后为后继梯队。其中,班长皮昊书所带领的电缆班有12人,主管全区10千伏电缆的“生老病死”,即从电缆头的制作到电缆沟中敷设电缆以及日常的维护和更新换代等。
 
 
  深圳的“电缆入地”工程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推行“谁投资,谁受益”,也因此导致了投资主体的多元性,管理错综复杂。在部分移交深圳供电局统一管理后,为了摸清原先缺失的数据和资料,电缆班成员耗费了几年的时间,不仅沿着每条电缆沟一步步地丈量,将总计长达300公里的电缆分布情况摸清楚,还依托技术的进步,练出了一个绝活——将电缆故障准确定位在一个脚掌大小的范围。
 
 
  维修故障点时,电缆工需要钻进高湿度的电缆沟,长时间弯腰作业,对于皮昊书他们而言,这仅仅是体力上的辛苦,近两年颇耗心神的,还有配合轨道交通建设时的电缆改迁和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福田区内的地铁施工工地达56个,涉及电缆改迁工作量占全市的62%。电缆班从去年到今年,光是与各地铁施工站点开会就不下150次;遇上施工太赶,来不及迁或者没法迁走的电缆,便需要反复与施工方沟通电缆保护方案,大家经常是集体出动,一个个站点地去跑,中间有时还得加上查故障,基本上是马不停蹄地连轴转,“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村民眼中的“电力120”
 
 
  城中村的用电保障则是一块“硬骨头”。福田区共17个城中村,承接了随着城市更新而大量涌进的外来人口,本来就电网结构老化,用电量一飙升,便容易过载而跳闸;与此同时,当中有些区域的配网建设的原投资主体并非供电局,想要彻底改造需要多方斡旋,目前深圳供电局正会同政府积极推进。但一遇到停电,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却还是拨打供电局的热线电话。
 
 
  福田供电局配电部蔡丛楠所负责的低压班,便是村民眼中的“电力120”。跳闸往往是发生在夜晚,低压班的成员们接到电话第一时间就会出发。村民期望马上恢复供电,但哪有那么容易?原先的线路已不堪重负,低压班的成员这时会先拉一条临时的电缆凑合着,通过勘察现场,会设计出一个中长期的解决方案。但当新增的供长期使用的电缆需要打孔挂自家墙上或者钻门前路底而过时,这时村民又不乐意了,蔡丛楠他们就不得不费尽口舌去协商;有时为尽快恢复供电,需要通宵赶工,村民们又有意见,蔡丛楠本人就试过在施工时遭一盘冷水浇透全身,事后回想还有些委屈。
 
 
  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在尽心尽力后得到的一份认同和尊重。
 
 
  运维三班急修小分队的成员郭强强想起,他入行3年后,第一次听到别人的感谢:当时在梅林,他们从故障发生的小区抢修完了以后,已筋疲力尽,正准备坐上车离开,对面有一辆车忽然对他们闪了车灯,还鸣笛,他心一沉,条件反应以为又遇到了抱怨的市民,因为此前司空见惯,没想到对方摇下车窗后说:“你们辛苦了。”现在回想起那个场景,郭强强还是很动情,一句陌生人带有温情的感谢以及当中所包涵的体谅,让这个24岁的大男孩觉得平时顶高温作业、加班加点熬夜赶工以及扒冷饭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赛马”中你追我赶
 
 
  皮昊书提到在脚掌大的方寸之间定位出故障点这一技术,是应用在故障发生后,有没有可能在故障临界点就将其找出来从而一举“拔刺”?还真有,这班年轻人在经过大量的测试以及数据分析后,总结出的一套适合于深圳地区的“局放检测”标准,可以在电缆即将要坏之际将其检测出来。
 
 
  福田供电局配电部应用在供电保障中还有“两板斧”:一是负荷转移,即通过旁路技术,切换电源,摸索出了一套不停电(或仅停不到一小时)作业方案,例如马楠在2013年牵头组织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网旁路电缆作业,期间让客户的停电时间减少了80%以上,创下了该技术领域中的国内多项第一;二是配网自动化,深圳是南方电网内部率先进行配电自动化规模试点以及应用的城市,而福田在2008年又作为试点中的首个“试验田”,这班年轻人为这套技术方案本土化的试验摸爬滚打,如今不仅实现全市53%的配网自动化开关集中于此,还在各项专业“比武”中屡获佳绩,吸引其他单位纷纷前来取经。
 
 
  一项项新技术和专利的出炉,除了个人的聪明才智外,也离不开福田供电局打造的“赛马”式的创新氛围。例如创立于2009年的青年学社,是一个朋辈互助、学习成长的平台;又作为孵化平台,鼓励大家争先充当“创客”;还积极创造与中国香港、德国、英国等同行进行业务前沿技术的交流与探讨机会。现年27岁的时亨通是现任社长,也是当中快速成长的代表之一。他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入职福田供电局,2012年即凭借优秀论文受邀参加2012年亚太电协大会,也是当年该公司受邀参会人员中唯一来自基层的作者。
 
 
  据了解,在深圳供电局,如他一般在短短时间内快速成为技术骨干的新人,不在少数。这些年来,除了井喷式涌现的实用小发明、小创造外,青年学社的社员们还获得13个专利。其中除了4个专利依托科技项目之外,其他9个专利都是来自于岗位中的创新;此外,青年学社创造的3个整合成果,先后获得南方电网公司技术改进贡献二等奖1次和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