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扶智,扶心 南方电网的扶贫驻村干部们(图文)

作者:记者 帅泉 通讯员 温红  2016-05-24

3.jpg

卢国文将助学款交到贫困学生郑桂盈手上。李元卿 摄

4.jpg


余海卓了解养鱼户养殖情况。温红 摄


  在3月22日召开的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共有9家单位、13名个人荣获2013—2015年广东省“双到”扶贫开发优秀单位和个人称号。本报选取其中两名优秀个人,分享他们到公司定点帮扶村驻村,并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期间所发生的故事。


  这两位驻村干部,积极主动地与因自然条件等因素致贫的村民们走在一起,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他们默默承受贫困现状的思路,唤醒他们搁浅已久的脱贫奔小康的梦想。驻村干部的作用,就在于发现和发掘贫困地区潜在的闪光之处,在小小村落里寻找着天空的星辰,然后指给大家看。


  有了驻村干部的指路,摆脱贫困,路还得自己走。在南网扶贫驻村干部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村民们怀揣奔小康的希望,正努力向前。


  卢国文


  1983年生,供职于调峰调频公司,定点帮扶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后吉村


  小卢书记的故事


  心态变了,贫穷不再可怕


  贫困原因:人多地少,勉强自给自足


  人多地少,耕田如绣花,这是位于东南沿海的潮汕地区,其自然环境带给世人的普遍印象。环境催生出潮汕人细致严谨的做事风格,从而有了潮汕菜、潮汕工艺品和潮汕商人。关于潮汕人经商,一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饿死不打工。如过江之鲫的商人中,涌现出李嘉诚、黄光裕等个中翘楚,当然还有更多消失淹没在茫茫商海中,不为人所知。


  正如隆江镇后吉村的情况,遍布广东的隆江猪脚饭、隆江绿豆饼的小老板中,总有来自这个小村落的人群,而那些仍然坚守在村里的人,却过着贫苦异常的生活。


  “地太少,人太多,种些水稻只能勉强做口粮,自给自足还过得去,想致富是不可能了。”后吉村委会主任郑阿五,面对初来乍到的卢国文,毫无保留地点出村落的贫困原因。


  2013年6月,后吉村扶贫“双到”办公室里,郑阿五和村支书郑炳树一同接待这位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年轻人。当时,他们并未想到3年后的美好光景。郑炳树拿出早已备好的材料,卢国文看到上面的一组数据,喝到喉咙的茶水生生呛了出来。全村共644户中,贫困户过百。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


  “卢书记,我们村的情况也不怕你知道。村民人均和村集体年收入就这么多了。”郑炳树撂下这句话时,卢国文听出语气中似乎带着听天由命的意味。他没接下话茬,沉默片刻后慢慢说了句:“这样吧,还是先做个摸底调查。了解每家每户的实际经济状况后再说。”


  “好的。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我好安排。”“不用安排,就今天。”


  固有心态:默默承受,不知出路


  身材不太高,短发,微胖的卢国文给人一种憨厚老实、容易接触的印象。但摸底调查的“菜鸟”扶贫第一书记,在走遍全村644户过程中,记不清“吃过多少闭门羹”。


  “昨天扶贫,今天扶贫,到头来不还是一个样。”有村民不好明说,用方言交流:“没钱的扶贫,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曾在揭阳供电局有过7年工作经验的卢国文,能听懂意思,但也只暂时装作没听懂。他坦诚地告诉记者,当时他不明白为什么村民们关于扶贫,想到的只有钱。是公司领导的一通电话让他想明白了很多。


  “我把村民认为我们不是真心来帮扶的误会汇报给了公司领导。”卢国文说道,“那时候我是沮丧的,但是领导跟我说‘刚开始大家还不熟,误会是难免的。多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赢取信任。有什么问题只管跟我讲,公司大后方会全力支援你的’这番话让我感觉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虽说有公司的支持,但现场的调查和了解还得靠自己。卢国文明白这个道理。走访摸底调查历经近3个月,期间大大小小的误解难计其数,但目的达到了。“经济上的贫困只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受限于客观现状,村民对于贫困只能采取默默承受、难有作为的心态。”卢国文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因此明白村民关于扶贫的理解“就只有钱”的缘故。他与郑阿五、郑炳树等村干部商讨后,最终选出109户贫困户,制定出具体的扶贫方案。“我要转变村民们的心态。”卢国文心底暗下决心。


  转变心态:输血之外,更要造血


  方案制定完成准备“大干一场”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打乱了卢国文的节奏。但事后回想起来,卢国文体会到“什么是福祸相依”。


  2013年9月22日,台风“天兔”重创惠来,包括隆江在内的7个镇风力达15—17级,部分民房、厂房倒塌、揭顶,个别镇海堤决口、涵闸冲毁、道路损毁、农作物及水产养殖等严重受损,大量树木倒折,电力设施受损严重。


  “风太大了,感觉雨都是横着飞。”卢国文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冒雨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至安全的地方。暴风雨过后,他又组织人员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我们真正感受到,他跟我们村是一条心的。”郑阿五说。由此,卢国文开始赢得村民的信任。当他走在羊肠小道上时,村民们跟他打起了招呼,“小卢书记”的称呼叫响整个后吉村。有了信任,卢国文感觉,扶贫方案落实的阻力大大减小。其所在的调峰调频公司逐步投资建设道路、路灯、绿化、文化广场、市场、医务室、引水渠等设施,村内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给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输血之外,更要造血。根据后吉村人多地少、劳动力技能不高的现状,卢国文认定,因地制宜地精心选择可持续发展项目,是扩大村民增收渠道,提高村集体收入的重要一环。“我们去了湖南衡阳和梅州、广州这些地方,考察了生猪养殖、小水电、火龙果种植等项目,最终决定种火龙果。”卢国文为村民考虑了很多,“养猪需要很多地,小水电资金投入大,都不合适;这里气候条件适合种火龙果,村民们完全有能力种好。”


  2014年4月,2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建成,农业合作社和广州一家农业公司合作,组织缺乏自主就业能力的村民进行生产、采收等,提高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我们找了几户村民先参与进来,让大家都看看,勤快点打工,到底能得到什么结果。”郑阿五说,即便当年种下的火龙果,因天气因素歉收,农户们的年收入仍旧增长20%。他预计,今年的收成会更好。此外,调峰调频公司在揭阳购置一个店面,后吉村市场通过出租摊位,总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4.7万元租金收益。


  3年以来,村里巨大的转变,让村民们对于贫穷“难有作为”的固有心态发生动摇。“这才知道,光投钱作用是不大的,总有花光的时候。要实实在在干活做事才行,我们后吉村会越来越好。”村民郑木说。


  “希望总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扶贫结束时看着卢国文远去的背影,郑炳树想道。


  余海卓


  1982年生,供职于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定点帮扶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黎洞村


  余组长的故事


  山水贫,山水富


  改变山水的贫:要致富还得先修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法则,似乎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变得不那么适用。尤其是穷山恶水之地,自然条件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黎洞村似乎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群山环绕下的小村落,交通闭塞,物资贫乏。进村的唯一大道与邻村相连,靠近外围的邻村,店铺繁多,显然更具活力。对比之下,黎洞村民们有理由将贫困归因于此。


  再往村里走,一些路段状况极差,别说行车,狭窄的山路就连步行都略显困难。“如果走路都成问题的话,经济怎么可能好呢?”村支书张海燕说这话的时候,一旁的驻村工作组组长余海卓点点头。的确,如今的时代,存在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和交换,这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素。山区闭塞的交通,无疑扼杀了商品流通的可能。


  村民张随来对此深有体会。他的家就坐落在村里梅光路旁。以前,这条长约150米的斜坡泥路,“几乎每天都有人滑倒”,尤其到了雨天,根本没人敢走。然而,这条小道几乎成为这一带村民通往黎村小学、村委会等中心区域的必经之路,因为脚程较旁边的大路,缩短将近半小时。


  “很多学生要上学,如果不走这条道,一到雨天就得起床特别早。”张随来说。“要致富,还得先修路。”余海卓想。


  2015年,余海卓所在的帮扶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出资4万元,加上村民自筹2万元,完成梅光路路面硬底化,泥路变成水泥路,走起来方便很多。张随来经常看到,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后面拉些小货物到集市上卖。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情景。据了解,扶贫3年间,广东电网公司共完成1.69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建设和6.8公里机耕路建设。


  利用山水的富:生态扶贫的机会


  靠水本可吃水。沿着山洼流下的汩汩泉水,成为村里大多数生产、生活用水的来源。然而,这条“生命之源”并没有发挥它全部的作用。


  余海卓拧开村民家的水龙头,喷薄而出的自来水带着泥土的颜色,甚至还能闻到轻微的气味。为此,余海卓特地前去询问了村支书。张海燕没多说什么,直接把余海卓带到了水源点。


  从远处看,山间的水流清澈无比,但一走近,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模样。供水系统设施极其简陋,没有拦水坝、过滤池,树叶、垃圾顺水而下,放养的牛群无人看管,都扑在水道里玩耍。


  余海卓皱起了眉头,生活用水是这样的情况,村民的健康必然存在隐患,又何谈脱贫致富。


  “家里淘米洗菜就用这个水。”张海燕苦笑,“这还算好了,遇见下雨天,水里卷着泥,水质更差。”


  余海卓决定对自来水系统升级改造。他把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并申请到了扶贫专项费用,在水源处加高堤坝,防止牛群等牲畜随意进入水道;新建拦水坝、过滤网,对大小垃圾及污染物进行处理,小动作取得了好效果,水质很快得到了提升,村民的健康用水得到了基本保证。


  经检测,目前村自来水饮用指标已全部达标,令人愉快的是水质变好后,得到了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关注。“他们正在和我们谈,看能不能也用我们的水。”张海燕笑着说,喜悦中满是自豪。


  山里的学校更漂亮:扶贫先扶智


  “余组长,快到食堂尝尝番薯吧。”黎洞小学校长杨德强热情地招呼着。吃着香甜的番薯,余海卓想起了学校3年前的样子:操场上杂草丛生,厕所都没有,墙角边随意摆几个尿桶,拉块布遮挡解决大小便问题;课桌椅子破破烂烂;食堂简陋,路远的学生中午只能吃早上从家里带来的冷饭菜。


  如今的黎洞小学完全变了模样。“操场有水泥跑道,还可以打篮球、乒乓球;教学楼多了图书室、电脑室、书法室;垃圾箱、厕所也有了。”六年级学生张颖婷一股脑儿地说着校园翻天覆地的变化。


  “食堂里还可以热饭呢。微波炉、锅灶什么的都很齐全。”同班的张颖补充说。


  临近中午,数十名学生在干净的食堂里就餐。一位短发的女同学正准备开饭,突然间想起什么,又赶忙跑到水池边洗了洗手。“老师说饭前要洗手,以前食堂里没水龙头,还要跑到外面去洗,很多同学都嫌麻烦就不洗了,现在很方便,大家都不会这样了。”说完,她吐了吐舌头。放学后,学生们光顾附近张云高的小店买东西。他的孙子、孙女就在黎洞小学读书。简陋的家中,墙壁上贴满了奖状。这位65岁的老人,感慨学校的变化:“现在学校搞这么好,整个村都受益。”


  学校环境改善后,学生、教师的积极性都提高不少,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也相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在2014年末的一次全镇统考中,我们小学破天荒拿了第一名,真是扬眉吐气!”杨德强自豪之余,不忘指指身边的余海卓,“这还得感谢你们扶贫组和南方电网。”


  “他做了很多事,3年来村里的变化显而易见。”张海燕兴奋之余转有一丝遗憾,“要是再有个3年就更好了。”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