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从庄稼汉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作者:张珂  2012-06-04

在黔西北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乌蒙山深处,在豪杰辈出的夜郎故里,在喷涌着滚滚碧波的乌江源头,一个播洒光明的人在豪情满怀地行走着,他用孺子牛一样的精神编织着青春的梦想,书写着一片难以割舍的乌蒙电力情。他,就是贵州电网赫章供电局河镇供电所所长陈凯。

这个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农家孩子陈凯,在走上农电工岗位的20个春秋里,犹如一匹冲劲十足的黑马勇战沙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坚持潜心苦学苦练,把自己从一个不懂电的门外汉锻造为精通电工技术、会经营管理、为民服务佳的行家里手,先后荣获“贵州省技术能手”、 “贵州省优秀农民工”、“贵州电力系统优秀农民工”、“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贵州电网公司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 “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服务明星”、“2010感动南网一线员工”等荣誉,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取得技师、高级作业师资格等级认证。20年的励志与奋发,从一名农家小伙一跃成长为贵州电网农电战线的一名标兵。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出生在黔西北一个边远乡村农民家庭的陈凯,兄弟姐妹多,每天放学后要承担大量的农活与家务,由于农村条件差、家里穷,1992年他上完高中就没有报考大学了,只得在自家仅有的几亩土地上为填饱肚皮而折腾,夜里他曾悄悄流过泪,责怪命运在作弄自己。兴许他的童年、少年时期是在煤油灯下度过的,因此对电的渴望相当强烈,90年代初,看到他所在的农村供电设施异常简陋,三天两头的供电不正常,他心里由衷萌生了假如是一名电工的话,他一定要用过硬的本领和优质的服务为贫穷的家乡父老做点事,让他们亮亮堂堂的用好电。抱着这样的想法,高中毕业不久,在离家乡不远的罐子窑电站组织的一次人员招聘中,他有幸成为了一名农村管电员。2001年农电体制改革后,他成了赫章供电局旗下铁匠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陈凯就立志要用最好的本领、最出色的工作做一名优秀的电力工人。参加工作伊始,供电所的职工基本都是从当地农村招聘进去的,学历低,业务技能差,想学技术连问都找不到人问。在老职工的带领下他虽然学到了一点基本知识,但他很不满足,在艰苦的环境中像吮吸甘露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电工技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陈凯看见路边的电杆,不知道那些杆塔上架的是什么东西,电线也不知是怎么架上去的,带着这些疑问,他跑到100多公里外的赫章供电局刨根问底,弄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此,勤学好问、勤于实践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电工技术知识一点点地渗透到了他的大脑和心间。

几乎每天深夜,忙完工作之余,他总要在所里挑灯苦学一阵子,常常凌晨一两点钟都没有回家。刚开始,妻子余东萍以为他在外面瞎逛,就经常半夜三更出外找他,每次都看见他是在所里潜心苦学,才把一颗担忧的心放下来。学习成了陈凯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无论工作再忙再苦,都要抽时间看书学习,时常字斟句酌细细琢磨,在陈凯家中,一本《农村电工必读》,几乎每一页都留下了经年累月的痕迹,泛黄的书页上画满了圈圈、点点和红、蓝线条,如今,陈凯还舍不得丢掉,仍放在床头,一有空就翻翻。

有一次,回水村的10千伏配变出现故障,三相电流显示不平衡,供电所里的抢修人员半天都找不出问题。陈凯立即翻看书籍,才明白是接地出现了问题,是已经氧化的铝线与锈蚀的钢筋绞在一起造成中性点位移,他按书上的方法处理后,故障才得以消除。从此,他把学习和工作看作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带着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去学,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工作。陈凯心里明白,电力故障处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每次都要等到自己慢慢翻书才能解决问题,将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于是,陈凯就把书上重要的地方划上线条,反复看、重点记、认真钻,直到真正理解,完全记住。《电力法与安全用电全书》《抄表核算收费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等十几本专业书籍已经被他啃读得滚瓜烂熟。

2006年,局领导推荐陈凯参加全省农村供电所所长规范化管理技能竞赛,在毕节供电局“热身”训练的一个月时间里,他白天专心听老师授课,晚上自学到凌晨两三点钟,弄懂了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技能大比武开始后,面对全省如林的高手,他只想放手一搏,得到一次锻炼和提高,结果弄了个第一名,让他特别的惊讶。谈到这次获奖感受,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想到我能从一个连电灯都不会接的门外汉成长为供电行业技能竞赛的佼佼者。”这个第一名,成了他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笔财富和重要转折点。

牛劲铁人一面旗  

凡是和陈凯工作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工作起来有股不服输的“牛劲”,是一个打不垮的“铁人”。 

2001年,随着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的启动,陈凯作为供电所负责人,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和背负的责任,工程实施的几年间,他没日没夜地扑在工程上,光鞋子就穿烂了27双,演绎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在一次农网工程检查中,由于外来施工队伍的疏忽,造成陈凯所在供电所标段内有一百多基杆塔尚未编号,当检查人员指出这个问题时,刚出差回来的陈凯向检查人员坚决表态:“明天我一定将电杆号编完,绝不拖延工程进度!”检查人员马上就被怔住了,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百多基杆塔分布连绵5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一天时间怎么可能编完呢?第三天上午,当检查人员带着疑问赶到现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有的杆塔上魔术般地出现了工工整整的编号。原来是陈凯在当天晚上就拿着手电筒连夜行动,于次日下午五时左右就将所有的电杆号编完了。检查人员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简直就是铁人,一个牛劲十足的铁人”。

2003年到2005年间,赫章供电局抽调陈凯到电网建设办公室搞结算工作,而他连微机的基本操作都不懂。面对困难,他的“牛劲”又上来了,立即购买了书籍,不分节假日、周休日忘我地学习、工作,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是通宵。在局里,他成了无人不晓的人,就连大厅值班人员都说:“局里抽上来的那个叫陈凯的农电工,是每天加班走得最晚的一个,是星期六星期天来得最多的一个”。 当时懂微机的同志不懂工程结算的相关程序,而他懂结算但不懂微机,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边向懂微机的同志学习微机应用知识,边思考如何科学地编制一套逻辑性强的结算模本,让大家都能够直接操作和运用,通过半个月的反复修改,终于成功了,使繁琐的结算工作变得更为简单,为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了结算工作的如期完成。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回家的次数不足10次。  

2008年年初,50年不遇的雪凝灾害袭击电网,在这十万火急的紧要关头,身为共产党员的陈凯像一支承载着特殊使命的令箭,带领着他的弟兄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锋在冰天雪地的村村寨寨,将700余根电杆、10多吨导线、金具肩挑背扛地运到受灾现场,组织职工及时抢险,组织当地村民用竹竿“打冰”保电,在全县供电告急的情况下,铁匠供电所所辖乡镇始终保持着村村通电,创造了抗冰保电的奇迹。铁匠供电所被贵州电网公司授予“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陈凯也被评为贵州电网公司“抗冰保电优秀青年”。

在陈凯担任铁匠供电所副所长的8年时间里,创下了供电所无安全事故、综合线损率始终保持在8%以下的领先水平。2009年6月,他调到管理相对薄弱的可乐供电所任副所长,4个多月时间没有回过一趟家,在7个月时间硬是将可乐供电所管辖的6个乡综合线损从以前的24%降至15%以下。自2010年1月起到新成立的河镇供电所担任所长以来,优质服务、综合线损更是得管理得更加富有成效。

在供电所辖区里,陈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人们亲切地叫他“小陈凯”。多年以来他一直自愿为用户上门解决用电困难,只要用户告诉一声“小陈凯,我家的电有问题了”,不管白天黑夜,他就会立即赶去处理。有几次用户专程赶到单位对他表示感谢和赞扬,弄得大家一头雾水。如今他仍将这一“习惯”保持着,实现了他“做一名优秀的农村电工,为家乡父老踏踏实实办事”的诺言。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

被赋予“老师”这一尊称,是仅有高中学历的陈凯曾经感到“高不可攀”的事情。由于陈凯在工作中积累了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他被聘为毕节供电局兼职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喜讯,他一阵忐忑之后,立即投入到授课的精心准备中。从登上讲台的那刻起,他沉稳、干练而富有现场感的言传风格博得了满堂喝彩。众多取得真经的学员深有感触地说:“陈老师讲的课通俗易懂,他毫无保留地将精湛的技艺向大家演示,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绝招。”

在他的悉心指点下,赫章供电局的一名农电工在2008年贵州省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大比武中小试牛刀,一举夺得第三名。对他倾其所有将自己的拿手绝活传授给别人的做法,有人不可思议地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你就不怕他们抢了你的饭碗?”陈凯却淡然地说:“只要大家都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单位的效益就会蒸蒸日上,何愁没有我更好的饭吃呢,更何况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老师”这一美誉,其实是陈凯在农电管理岗位的20个春秋里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他研究的《农村供电所线损率偏高原因及对策》、《抄核收岗位管理之我见》、《农村配电网降损措施初探》等成果,在赫章供电局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30余万元。

不合格的丈夫

都说成功的男人后面有一个坚强的女人,陈凯能够走上成才之路同样也离不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常常“愧疚”地说:“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啊!”

贤惠的妻子余东萍为了让陈凯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工作,孩子都上高一了,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乃至生病时,从没让他操过心。 2004年,妻子和陈凯商议,决定修建住房,这是每个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就在住房即将开工的时候,局里决定将他抽调到县城协助农网改造方面的工作。于是,在建房的整整10个月里,从找人设计、购买钢筋、水泥直到装修的整个过程,甚至一颗螺丝钉的购买,都是妻子一人操持。身为电工的陈凯,连房屋的照明布线,都没回来看一眼,也是妻子自己完成的。

每当问及此事时,妻子余东萍总是笑着说:“修建房屋用了八万多元,他只给我八千元,剩下的就靠我做点小生意积攒起来的,不过也不怪他,那点工资,平时还得花费一些,能剩多少呢。”妻子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让陈凯很是感动。他心里十分明白,正是因为有了家里人的默默支持和无私付出,才有他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就。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在从事农电工作的20个春秋里,陈凯以非凡的毅力和积聚的能量演绎出了年青的生命中最美丽的华章。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劳动奖章,庄稼汉,赫章供电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