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风沙曾是大隐患 内蒙古“灾难风”变新能源

  2007-08-02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打造伊利、蒙牛、小肥羊、河套酒业等知名品牌,带动当地的农牧民脱贫致富。其实除了这些企业,内蒙的驰名品牌还有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鄂尔多斯,草原兴发、仕齐、鹿王等21个,他们都是内蒙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领头羊。不过,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不仅有有丰美的草场、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农田,还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等著名的大沙漠,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占了全国沙漠总面积的30%多,过去风沙一直是内蒙古草原上最严重的威胁。

“灾难风”变成新能源

2006年春季,发生在北京的一次沙尘暴,这次沙尘卷起数万吨黄土从天而降,北京市民编出这样一句顺口溜形容当时情景:“早晨一觉起,黄沙铺满床;北京沙尘暴,可惜非黄金。”

据气象部门报告,当时的大风有7级左右,恶劣的天气对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一个小山村,名字叫做草垛山,位于内蒙古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深处,值得一提的是当北京刮起7级大风的时候,这个草垛山村就在风口。

村长:“我们这儿有句俗语,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天刮到冬天,一年四季就这么天天刮风,一点办法都没有。”

几乎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大风,因为它成了一个灾难,但是当记者在辉腾锡勒草原采访时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里有一群人对大风情有独钟。

张剑:“我喜欢风,特别是3级到9级风之间。”

34岁的张剑是在1999年来到辉腾锡勒的,他冲着大风而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制服风,让风为我所用。

张剑:“因为我们风电厂吃饭就靠这段风,这段的风力来吃饭,所以这种风对我来说越多越好。”

张剑所说的风电厂,是我国北方风力发电的起源地,1999年,28岁的张剑出任辉腾锡勒风电厂厂长,带着26个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干就是8年。

张剑:“这是可再生能源,因为咱们的风能资源在内蒙地区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它每年可以利用的风能整个在全国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

张剑和他的26个同事生活得很艰苦,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就是检修风车时,驾驶着汽车在草原上驰骋,这就是风车,从地面到最高处正好是100米,相当于普通楼房33层高,风力发电就是从最顶端的风轮开始的。

张剑:“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风轮,它吸收风能,通过这个齿轮箱转换为机械能,再到这个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张剑告诉记者,风车的作用之大让人无法预想,1996年,辉腾锡勒风电厂在这里建成第一个风力发电机,如今,这片草原上每天有近100台风力发电机在不间断地转动,它们一年的发电量已经达到1亿3千度电左右,完全可以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个月的用电量。

张剑:“就咱们用一个普通居民用电,一个月可能用100度电,我们这个就可以供130万户居民用一个月的电,要是按一家三口的算,就在300万左右,300万人口一个月的生活用电,可以解决。”

在一片蒙古包前记者看到一个小风车,工人们说,这是早在50年前,当地村民使用的最古老的风力发电机。

“同时供一个电视机和一个照明,仅此而已,它就是能量非常小。”

辉腾锡勒的风力发电,带来的不仅仅是变风为电,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还让这个远离人群的村庄发生着变化,风电厂没来之前,这里没有路通向外面,偶尔有辆车来村里人都会觉得很希罕。

“来了个吊车,让我们一伙人都在看,啥家伙这轱辘这么多呢,都没见过这个东西。”

风能成了一种时尚,一个风景,一个个白色风车出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当地农牧民利用风车和无垠的草原兴起了一个新的产业。

“原来我们的旅游点只有一家,现在从这个风机,现在有个13、14家旅游点,旅游点开完了以后,我们村的牧民,我们家家赶着马车去拉客人,一年也能挣个四五千块钱拉马车。”

董国胜是草垛山村的村民,如今他是村民最羡慕的人,风电厂建在他们村子之后,也向很多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如今董国胜已经成为辉腾锡勒风电厂检修班主检,每年可以领到一万六千元钱的工资。

“一个普通农民,现在搞到高科技的技术,对吧,干的都是高科技。”

绿化沙漠带来商机

内蒙古通过发展风力发电,把让人头疼的大风变成了可再生的电力资源,在内蒙古,像这样从沙漠中开发出的新资源还有很多。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这是一块做家具用的木板,看上去很普通,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生产这块木板用的木材并不是来自哪个林区,而是来自内蒙古的沙漠。我们就一起到它的产地去看看。

这是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小村庄,由于这里处于沙漠的腹地,常年干旱,水,成了人们朝思暮想的期盼,于是先人为这个村子起了一个和水有关的名字:泊江海。

77岁高龄的徐满友和老伴儿一直生活在泊江海,但是大半辈子过去了,泊江海还是一片黄色,非但如此,浩瀚无垠的沙漠好像一直与人作对,遇到刮风的时候,卷起的黄沙更是铺天盖地。

“哎呀,以前很严重,刮的,门推也推不起来啊,刮的。”

一些没有人住的地方,就是泊江海很多村民的家,由于沙漠的面积越来越扩大,人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沙进人退在泊江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就是沙往前拱一点,我们往后退一点。”

为了防风固沙,人们想尽办法,如何治理沙漠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上个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市政府号召当地的老百姓种沙柳,沙漠从此开始有了绿色,而就在这时人们突然发现,小小的沙柳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木板加工企业。

“你像大的一些大径木,杨树、柳树,它要如果砍伐掉以后,它是在三年、五年之内再长不起来的,但沙柳它和这些树种都不一样,它的生长周期很快。”

沙柳有着极为特殊的生长特点,必须在第三年的时候及时平茬,把长大的沙柳砍掉,根本不用再管它,新的沙柳很快就能长出来,就这样,既经济又环保的沙柳一下子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厂长:“做家具、装修、包装,现在在市场这几块使用的主要还是纤维板,你比如像是茶叶包装、酒的包装,还有一些其它礼品的包装,全部是中密度纤维板。”

由于市场上对沙柳制成的板材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就要大量从农民手中收购沙柳,于是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很多企业开始和农民签订合同,以每吨240元钱的价格收购沙柳。

“板厂这个收沙柳,社员就卖沙柳就见着盼望了,就是这是能卖了钱了吧,这就大量种树,年年栽,有空地就栽。”

宏业人造板厂是建在泊江海的一家民营企业,每年的产量是8到10万立方米,需要12吨左右的沙柳作为原料,这样一来,群众种沙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泊江海记者看到,过去无垠的沙漠已经开始被这些成片的沙柳所覆盖,在企业周边方圆100公里的农户,卖沙柳成了很多农户家庭最主要的收入。

“就是卖沙柳,一年就是,一年平常也只能卖到3万来块钱。”

采访时记者看到,沙柳产业的出现,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还大大提高了治沙的速度。

“我们也统计过,像现在跟我们打交道的农牧民已经达到300多个自然村,两万多农户,所以我们的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合作模式,因为沙柳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农民种植沙柳,包括砍伐沙柳,他的积极性是自发的,不需要我们再去做什么工作了。”

含水沙漠

沙柳产业的出现,把本来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一个木材生产加工基地,对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民来说,种植沙柳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治理沙漠的任务,这已经成了他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内蒙古沙漠中蕴藏的价值,他们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独辟蹊径,找到了新的能源。

手拄拐杖,却健步如飞;来自北京,却在沙漠上安家;带着眼睛,一介书生;只要说到沙漠,马上就能打开话匣子;这个人的名字叫李京陆。

“很多人在寻求资源,沙漠其实是最大的资源;很多人在寻求在商机,沙漠里蕴藏的实际上是最大的商机。”

李京陆看上沙漠是早在4年前的事,一直在北京做房地产生意的他,在一次来内蒙植树的过程中,突然听人说起,内蒙的沙漠中含有水。

记者:“这沙漠,这放眼望去,一望无边啊,这地下能有水吗?”

“这个地方呢就是含水沙漠。”

李京陆所说的就是毛乌素沙漠,但是满眼金黄的沙漠真的会有水吗?李京陆有自己的解释。

“沙有多高,水有多高。”

看见记者身怀疑虑,李京陆让记者亲自做了一个检验。

“你现在看一看,你扒拉扒拉。”

记者:“这就能看出来。”

“这就看出来了,十公分左右,你看沙子湿了吧,这是生命之源啊。”

“你们当时是怎么发现这个沙子里面含有这么大的水分?”

“有的领导同志和我们说,想搞一番事业,治沙就不错,我听说内蒙古的区域,沙漠里面含水,去看一看,一看就是这样。”

李京陆告诉记者,他所说的生命之源就是沙漠中的水分,和零散的沙生灌木,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检测部门去测试燃烧之后沙柳的热量。

“我们对所有的沙生灌木十二、三种吧,进行了热化工全分析,这里就包括了首先是热值,它的发热量够不够,结果一搞出来,把我们吓了一跳,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它和一般煤的发热量是一样的,每公斤四千六百大卡,好多次煤还不入它呢。”

燃烧沙柳产生的热量大于煤的热量,这是李京陆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李京陆决定,组织农牧民种沙柳,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建一个用沙生灌木做原料的发电厂。

“发现了这些特点,其实这是它的价值基础,剩下的呢就是如何找出一个产业方向,为这个方向我们整整研究了三年,我们投入了四百万的学费。”

李京陆的大胆决定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金融部门以及鄂尔多斯市政府的肯定,立项审批,大力支持这个项目。

“要给这个企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从他建生物质发电站的时候,从成本上,从土地上,从其他成本上,要考虑它的优惠。”

今年年初,我国沙漠里第一个生物质热电厂,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建设,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生物质热电厂就建在与一个甲醇化工厂不到两公里地方。电厂每年的全部用水都来自这个甲醇化工厂工业废水,而生物质发电完成以后,剩下残余物草木灰,又是制作钾肥的原料。

“从头到尾没有废物,利用废物,本身没有废物。”

李京陆告诉记者,生物质热电厂将在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行,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预计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

“那这个1.8到2.1亿度的这个数,大概够多少人用多长时间呢?”

“如果说我们按照一个一百万平方米的小区,是吧?它应该能供应四个一百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四百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

生活在毛乌素沙漠上的乌兰达赖,是生物质热电厂的第一个原料基地户,去年10月,电厂还没有动工的时候,他就和生物质热电厂签订了3500亩沙柳合同,仅土地租金一项每年就能收到20000元钱。

“今年可以收入挺高的,四万多块钱收入。”

在采访时记者看到,在生物质热电厂周边2、30公里的地方,有很多牧民都在种沙生灌木,乌兰达赖告诉记者,这些牧民都是他为种植3500亩沙柳雇来的,三年之后,当砍伐沙柳的时候,3500亩沙柳大约能卖到11万元钱。

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峰:“这个新能源,特别是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在我们国家,我不敢说,但在鄂尔多斯市确实它是一件新的事物。我们目的是要用这个生物质的发电,是要带动这个产业,带动农民牧积极的种沙柳。把沙产业搞起来,主要是为这个服务的。那么它的受益,很肯定这个电厂,很肯定是微利的。那么我们认为它拉动沙产业,治沙是有效益的,农民治了沙以后是有效益的,这样它的功劳就功不可没了。功不可没了。”

半小时观察

说起内蒙古的资源,我们往往会想到它的草原和煤矿。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大风和沙漠也蕴藏了一个个财富金矿。如今原煤产量全国第二的内蒙古,出现了越来越多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同比增长近1.5倍,约占全国总量的1/5,居全国第一。在克什克腾草原、辉腾锡勒草原、达尔罕草原等地,一批规划装机容量百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基地正在建设。预计到2010年,全区风力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超过500万千瓦。而在利用风能的同时,内蒙古的沙漠治理也不再是单纯的防沙固沙,在治沙的同时,人们看到了利用沙漠,创造财富的潜力。

茫茫沙海,无情风沙成了一把金钥匙,这些变化背后的无形之手就是市场。采访中我们就了解到,过去当地植树治沙很多时候都是靠花钱雇人来干,成活难,成林就更难。现在种树能挣钱了,农民对树木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内蒙古目前个体治沙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已超过1300户。国家林业局统计,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从治沙得到的收益达到了345元钱。农民从市场中找到了效益,企业从市场中找到了商机,而我们从市场中找到了挽救生态环境的办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风沙,隐患,内蒙古,新能源

28.3K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综合楼 电话:010-81290870 
北京通电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ICP证060545号 京ICP备20230051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629号

select 1;